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管前置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例孕期胎儿脐带管前置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检查的正确率为84.62%(11/13),误诊率仅为15.38%(2/13),病理学检查显示胎盘分布多位于前壁,而超声学检查在胎盘位于前壁的准确率最高为100.00%,胎盘分布广泛诊断准确率为66.67%,胎盘位于后壁诊断准确率为75.00%;本研究中13例产妇共检出11例,其中2例为帆状胎盘,5例副胎盘,3例分叶状胎盘,均接受剖宫产手术生产,本研究新生儿全部存活,未出现胎儿围产期死亡现象。结论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管前置具有较好的检出效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血管前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减低强度预处理非亲缘脐带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CD40配体基因(CD40LG)突变引起的高IgM综合征(HIG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由CD40LG突变引起的3例HIGM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和UCBT治疗的预后。以“CD40配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40 ligand deficiency”“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1年2月的文献,总结该病的移植供者选择、干细胞来源、预处理方案及预后因素。结果3例男性患儿均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起病,基因检测均为CD40LG突变。3例患儿移植前年龄分别为1.0、1.4及0.5岁,均采用白消安、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的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脐带干细胞与患儿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度分别为8/10、10/10及9/10。3例患儿在移植后14 d均达到完全供者细胞嵌合,均发生了Ⅰ度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截至末次随访,3例患儿分别为移植后33、18及18个月,均无病生存。文献检索到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24篇。文献报道共258例CD40LG突变的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供者类型以同胞相合供者[30.6%(79/258)]及非亲缘相合供者[40.3%(104/258)]为主,干细胞来源以骨髓[50.8%(131/258)]为主,预处理方案以清髓性预处理[66.7%(172/258)]为主,移植后总体生存率为70.9%(183/258),移植前存在肺损伤、肝脏并发症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不良因素。14例UCBT患儿中2例植入失败、2例混合嵌合、3例移植后死亡。结论UCBT治疗CD40LG突变引起的HIGM安全有效,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CD40配体 脐血干细胞移植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1岁5月龄患儿以血常规三系减少、反复发热起病,肝脾进行性增大,骨髓病理提示造血细胞减少伴弥漫骨髓纤维化,排除恶性肿瘤等继发性原因,核型正常,无克隆异常,全外显子未检测出致病变异,未发现基因融合,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后,应用白消安、塞替哌为基础的清髓性预处理,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脐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先天性遗传病发病除父母因素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脐带染色体培养核型分析对异常核型携带组、不良孕产妇组、无创DNA产前高风险组、高龄组及其他影响因素组的发病比例和相关性。结果:287例异常染色体病中核型异常173例,检出率为60.27%,其中数目异常24例占8.3%,21三体最为常见。结构异常、平衡易位均出现,高龄组异常检出率最高。结论: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异常、先天性遗传因素或外界因素引起,染色体异常占主导,“脐带愿筛尽查”对新生儿先天性染色体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先天性遗传病,意义。
  • 简介:目的通过采用肽聚糖(PGN)刺激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带中嗜碱性粒细胞,测定其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IL)-4的分泌,探讨PGN对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带中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方法自2008年3月1日至2009年3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分娩的12例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哮喘组)和16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的新生儿脐带中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采用PGN刺激,经TLR2荧光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术从抗体水平测定脐带中嗜碱性粒细胞的TLR2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从核酸水平观察TLR2mRNA表达;采用EuSA法检测培养的上清液中IL-4含量(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孕龄及脐带采集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采取PGN刺激后,哮喘组新生儿脐带中嗜碱性粒细胞TLR2蛋白表达及核酸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清液中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TLR2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通过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介质而导致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生。细菌成分可通过TLR2受体激活嗜碱性粒细胞(尤其有变态反应性疾病遗传史时)释放介质,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增加的原因。

  • 标签: 变态反应性哮喘 嗜碱性粒细胞 TOLL样受体2 肽聚糖 白细胞介素-4
  • 简介:为了提高胎儿出生时的存活率,对于胎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的状况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对胎儿发育、羊水状况及供血情况和有无脐带绕颈等做了详细调查,为临床提供了较准确的信息,从而保证了胎儿在生产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了死亡率。资料与方法待产孕妇70例,为我院1994年11月至1995年11月期间的住院病人,年龄23~33岁(平均26.61±2.30岁)、孕周36+2~40+6

  • 标签: 脐带绕颈 二维彩色多普勒 脐动脉 胎儿发育 剖宫产 胎儿脐带绕颈
  • 作者: 常铸 梅志雄 方毅敏 王姣 黄明柳 赖小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08期
  • 机构: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核病研究所,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中心,510530 广州,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岭南院区妇产科,510095 广州,广州市胸科医院,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4-羟基-3-甲基-2-烯基焦磷酸(HMBPP)和多肽E7对结核患者胸水及脐带中γδ T细胞分泌白介素6(IL-6)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收集自广州市胸科医院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标本18例,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正常健康产妇脐带标本17例。使用流式分选技术分选出结核性胸水和脐带中的γδ T细胞与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混合培养,分别用HMBPP或E7刺激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L-6的γδ T细胞百分率及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百分率;利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IL-6、PD-L1的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含量;用PD-L1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PD-L1的表达以检测PD-L1是否参与分泌IL-6;在分选于结核性胸水和脐带的共培养细胞中,HMBPP或E7刺激后上述指标在每一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其差异,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结核性胸水和脐带中,给予HMBPP或E7刺激24 h之后,与对照组相比IL-6+γδ+ T细胞占比显著升高,给予HMBPP或E7刺激12 h之后γδ T细胞中IL-6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以及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显著上调;在分选于脐带的共培养细胞中,给予HMBPP或E7刺激,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中PD-L1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3.70±0.33)vs(4.20±0.34)vs 1.00];在沉默PD-L1的表达后,γδ T细胞中IL-6的表达显著降低[(0.53±0.03)vs(0.55±0.01) vs 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MBPP和多肽E7能够促进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PD-L1表达上调,后者参与刺激与其共培养的γδ T细胞分泌更多的IL-6,这为γδ T细胞的抗结核免疫机制的研究以及结核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γδ T细胞 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 白介素-6 程序性死亡配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学意义。方法将64例患儿分为病例组(胎膜早破组)32例、对照组(非胎膜早破)32例,对所有入选新生儿出生时在产房内即留取脐,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的表达,并留取病例组新生儿外周血查血培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胎膜早破新生儿CD64明显升高,且培养阳性患儿CD64指数明显升高。结论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明确提示意义。

  • 标签: 脐带血 中性粒细胞 CD64 胎膜早破
  • 简介:14头大白小母猪分为两组,每组7头,对照组从妊娠40天到分娩一直饲喂在单独的栏舍内.试验组从妊娠中期到后期每周活动3次,每次30分钟,以便确定母猪活动量增加对母性行为、胎儿生长、脐带流量及分娩特点的影响。第1胎母猪主要记录生长状态(第十肋骨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母性行为和分娩特征。妊娠39~81天时,监测1~2胎胎儿生长、心率、搏动指数、抗病力指数和脐带流量。

  • 标签: 妊娠母猪 生长状态 母性行为 血流量 活动量 分娩
  • 作者: 喻鑫 张珍 崔晶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12-18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4年23期
  • 机构:1.宜春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宜春  336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产时胎心监护联合脐带气分析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24年1月-10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胎心监护异常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行产检的30例胎心监护正常产妇为对照组。所有产妇行产前胎心监测及分娩时脐带血气测定,对比两组脐带气各指标水平、分析新生儿胎心监护与脐带气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新生儿HIE发生情况,另分析新生儿胎心监护与脐带气指标在HIE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pH值、PO2水平均较低,PCO2水平较高(P<0.05)。pH值越高,胎心监护异常率越低。观察组30例新生儿中发生HIE共4例,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出现HIE1例,发生率为3.33%(1/30),两组新生儿HIE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 =0.873,P=0.350)。联合检测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脐带气指标、胎心监护,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IE应用产时胎心监护联合脐带气诊断准确度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助于尽早采取措施对新生儿实施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胎心监护 脐带血气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新生儿脐带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含量与新生儿出生指标的关联。方法于2015 年2—7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医院招募符合标准的待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61对孕妇及新生儿。问卷调查孕妇年龄、吸烟、饮酒等人口学信息,并在分娩后采集脐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测定脐带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含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新生儿体重、身长和出生体重指数的关联。结果161名孕妇年龄为 (30.3±3.0)岁;161名婴儿体重为(3 447.2±413.0)kg,身长为(50.2±1.1)cm,出生体重指数为(26.7±2.2)kg/m3,男婴占51.6%(83名)。脐带中检出的7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邻苯二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丁酯、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氧己基)酯、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羧基戊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乙酯含量分别为(3.50±0.28)、(2.65±0.47)、(4.31±0.55)、(6.26±0.57)、(1.71±0.13)、(1.10±0.09)、(0.47±0.06)ng/ml。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7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含量与新生儿体重、身长和出生体重指数均无关联(P值均>0.05)。结论北京市新生儿脐带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的含量较低,与新生儿体重、身长和出生体重指数无关联。

  • 标签: 胎血 横断面研究 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
  • 简介:摘要脐带脱垂使脐带处于胎先露与骨盆壁之间,脐带受压血流受阻,可致胎儿宫内窘迫或死亡,是分娩期威胁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胎先露异常、头盆不称、羊水过多、脐带过长、胎膜早破、胎盘低置、早产或双胎等均为脐带脱垂的诱因。有脐带脱垂危险因素存在时,应譬惕发生脐带脱垂。若胎膜未破,在有胎动或宫缩后胎心率突然变慢,改变体位、上推胎先露部及抬高臀部后迅速恢复者,应考虑有脐带先露的可能。临产后应行胎心监护密切观察胎心变化。监护手段包括胎儿监护仪、超声多普勒等,并可用B型超声判定脐带位置,脐血流图也有助于诊断。

  • 标签: 脐带先露 脐带脱垂 诱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脐带夹用于结扎新生儿脐带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将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分娩的(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新生儿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脐带夹结扎法,对照组采用气门芯结扎法。比较两组新生儿不同方法处理脐带后脐部渗、出现脐部炎性分泌物、脐部肉芽肿及脐带脱落时间的情况。结果使用脐带夹法对脐带处理发生脐部渗和炎性分泌物的新生儿数比采用气门芯结扎法的人数少,且脐带痂脱落时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脐带夹法对新生儿脐带进行处理可减少产生炎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处理 脐带夹 气门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分娩时脐带先露和脐带脱垂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分析。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2011年6月16例发生脐带先露和脐带脱垂的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脱垂7例,5例即时行剖宫产术,取获活婴4例;2例进行臀位助产,取获活婴1例,其中死胎一例经阴道分娩出。脐带先露9例,全部进行剖宫产术,取获活婴9例。结论应对脐带脱垂的加以重视和关注,尽早发现,及早治疗降低围生期胎儿的死亡发生率。

  • 标签: 脐带先露 脐带脱垂 分娩方式 围生儿诊断和治疗
  • 简介:1四十年前我在哈里村出生。母亲把我的脐带埋在房后菜园里三棵碗口粗的白杨树的树根下,从此哈里村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体。她用原生的自然风物和纯粹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我十二年。十二岁离开之后,我经常在梦里回到这里的山水草木间,特别是在北京飘摇不定经常搬家的十年,几乎所有梦境的背景都是哈里村。那时候渴望回来,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结扎脐带后两种不同的脐带残端处理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出血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3年09月出生的新生儿160例,产前按助产士随机分为断脐后不包扎脐带组和断脐后常规包扎脐带组。观察结扎脐带后两种脐带残端处理方法脐带脱落的时间、脐带残端出血情况的差异。结果断脐后不包扎脐带组和断脐后常规包扎脐带组。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扎脐带后不包扎脐带组和断脐后常规包扎脐带组在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减少出血方面效果无差异,2种方法在新生儿断脐上各有利弊。

  • 标签: 新生儿 结扎后脐带残端处理 脐带脱落时间 脐带残端出血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脐带夹持时间对高胆红素症风险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日至11月21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Paropakar妇产医院招募了540名正常阴道分娩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257/270在60s内夹闭脐带,209/270在180s后夹闭脐带。出院时和生后24h测定经皮胆红素。生后4周,通过电话联系了506名母亲,记录了婴儿的健康状况、黄疸病史和治疗情况。结果根据出院时的经皮胆红素,早期夹闭组和延迟夹闭组是发生高胆红素症的高危人群。在4周的随访中,早期夹闭组中13/253(5.1%)的患儿出现黄疸,延迟夹闭组17/253(6.7%)的患儿出现黄疸(P=0.57);早期夹闭组3/253(1.2%)的患儿接受治疗,延迟夹闭组1/253(0.4%)的患儿接受治疗(P=0.62)。所有分析均基于治疗的目的。结论与早期夹闭组相比,延迟脐带夹闭与生后第1天高胆红素症或4周内黄疸风险增加无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对比特殊脐带夹和气门芯两种脐带结扎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100例行脐带结扎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系带结扎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特殊脐带夹,对照组使用气门芯结扎,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结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结扎脐带所需时间,结扎脐带流血的发生率,脐带干燥所需时间,脐带自然脱落次数,脐部感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特殊脐带夹处理脐带可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且有效的降低了脐部感染、泻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特殊脐带夹 气门芯 脐带 结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脐带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影响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的出生时间均集中在2016年10月--2017年2月,新生儿数量总计500例。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抽签法,将500例新生儿随机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在临床脐带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气门芯持续结扎脐带并联合使用甲壳胺干预;对照组新生儿在临床脐带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气门芯结扎脐带,联合75%酒精干预。针对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情况开展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在脐带脱落时间方面,观察组新生儿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十分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脐部分泌物方面,观察组新生儿少于对照组新生儿十分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脐周皮肤红肿方面,观察组新生儿少于对照组新生儿十分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带脱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手段,通过采用不同的脐带护理方法,能够产生差异化的效果。针对新生儿应用气门芯持续结扎脐带,联合使用甲壳胺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新生儿的脐带更快、更安全脱落,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较大的帮助,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将该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脐带护理 新生儿 脐带脱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