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9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给予病理切片并诊断,进而观察其病理特征。结果本组患者肿块体积在3.1cm×2.0cm×0.8cm~1.0cm×0.6cm×0.3cm之间,肿物颜色呈褐、黑、暗红及黑褐等多种颜色;肿物呈结节状、菜花状、息肉状、乳头状等各种形态;52例镜下显示为上皮样瘤细胞,32例为梭形肿瘤细胞,5例为混合细胞形;HE染色下,72例肿瘤细胞胞浆内有明显黑色素颗粒;全部患者免疫组化HMB45与S-100均呈阳性。结论结合肿瘤肉眼特征、光镜所示、免疫组化及黑色素颗粒检查,即可早期诊断恶性黑色素瘤,这对早期给予治疗干预,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黑色素瘤中BRAF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黑色素瘤病例中不同检测方法及样本类型对于BRAF突变检测的影响,并统计BRAF V600E突变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62例病例共计190件样本,BRAF突变分子检测阳性样本62件,其中59件为V600E突变,阴性样本128件。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相较于分子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灵敏度为96.6%(57/59),特异度为97.7%(128/131)。28例配对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之间BRAF突变情况均符合(100%)。总体BRAF突变频率为30.9%,以V600E突变为主(94.0%)。统计分析显示较年轻(≤60岁)、躯干发病部位、浅表扩散型组织学类型及上皮样细胞形态为主的病例中BRAF V600E突变频率相对较高。结论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与分子检测有互补作用。同一患者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BRAF突变符合率高。我国黑色素瘤患者BRAF突变频率较低,但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征。
简介:患者,女性,14岁,因视物模糊7d、头痛3d于2004年10月8日入院.查体: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黑色素瘤的斑痣.右眼视力50cm数指,左眼视力0.1,双眼底视神经萎缩,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及MRI:幕上下脑室系统轻度扩大.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于2004年10月10日在全麻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病人头痛减轻,但视力无明显好转,于2004年10月21日出院.因病人突然出现癫痫发作、发热再次入院.查体:双眼视力如前,颈抵抗感,Brudzinskisign及Kernigsign均为阳性.行头颅CT检查发现左额顶叶区片状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局部脑回密度略高(图1).头颅MRI示:左顶叶不规则的长T1长T2信号灶,大小约3.0cm×2.5cm,增强扫描呈均一强化,占位效应不明显(图2,3).
简介:摘要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皮肤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以及免疫疗法等全身治疗,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该文主要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分期、外科治疗及辅助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简介:摘要颅内黑色素瘤较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9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行手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1例仅行活组织检查术。术后病理学证实6例为转移性颅内黑色素瘤,3例为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无因手术死亡和发生严重并发症者。术后获随访7例,6例术后3~18个月死亡,1例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细胞瘤患者术后36个月死亡,平均生存期为6.8个月。
简介:摘要黑色素瘤是一类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生于皮肤、黏膜及眼葡萄膜等部位。准确、规范的病理诊断对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本指南以中国黑色素瘤规范化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17版)为基础,结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0版)》对病理诊断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我国国情,对黑色素病理诊断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较全面地阐述,并给出指导性建议,旨在提高我国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水平和规范性,更准确地评估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作为研究对象。将5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用手术治疗组,一组为手术联合免疫疗法治疗组。两组患者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而手术联合免疫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还给予大剂量的卡介苗等免疫制剂进行联合治疗。根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判断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2年内存活率和3年内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均得以消除,淋巴转移都有所控制,患者存活率也大大的提高,但手术联合免疫疗法组以92.59%的治愈率明显胜于单用手术治疗组59.26%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64,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内存活率及3年内存活率,可得出手术联合免疫疗法组均明显高于单用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9091,6.1346,P均<0.05)。结论手术联合免疫疗法更适合于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其疗效比单用手术治疗效果好。
简介:摘要颅内黑色素瘤较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9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行手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1例仅行活组织检查术。术后病理学证实6例为转移性颅内黑色素瘤,3例为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无因手术死亡和发生严重并发症者。术后获随访7例,6例术后3~18个月死亡,1例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细胞瘤患者术后36个月死亡,平均生存期为6.8个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分别为52岁及85岁。瘤细胞形态呈卵圆形、大间变性上皮样、梭形等,色素多少不等或无,核仁大而清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2例肿瘤细胞LCA、CK、CgA、Syn、CD56皆阴性表达,Vimentin、S-100均呈阳性表达,1例肿瘤细胞MelanA少数阳性,HMB45阴性,ki-67增殖指数达80%,另1例肿瘤细胞HMB45阳性。结论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病理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各项免疫组织化学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对3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分析3例鼻腔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标本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组织形态特点是形状不规则的上皮样细胞、短梭形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织化学以HMB43、S-100阳性为特点。结论发生于鼻腔的恶性黑色素瘤较为少见,病理诊断应结合临床、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最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