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乳腺癌淋巴生成的关系,研究其在乳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无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MMP-9对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作用。结果MMP-9在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2.9%和31.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淋巴结组中阳性率为57.1%和25.0%,2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P-9的高表达可以刺激新生淋巴的生成,诱导乳腺癌细胞进入淋巴中,以促进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发生。

  • 标签: 乳腺癌MMP-9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和乳糜漏的原因,诊断及处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42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发生淋巴漏或乳糜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5例,予结扎处理,术后未发生乳糜漏或淋巴瘘。术后发生淋巴漏14例,左侧4例,右侧10例;发生胸导管漏11例;左侧10例,右侧1例。所有患者都给持续负压引流及局部压迫处理,部分患者给予饮食控制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淋巴漏的14例患者于1周内治愈,胸导管漏的8例于2周内治愈,其余3例超过1月,最长1例45天治愈。结论术中恰当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淋巴或胸导管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发现淋巴漏或胸导管漏应及时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及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管漏 乳糜瘘 治疗
  • 简介:摘要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其组织学特征为非干酪肉芽肿,最常累及肺部,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淋巴平滑肌瘤病(LAM)是肺部弥漫囊性病变为特征的罕见疾病,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可累及多个系统,肺部最易受累,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气胸、进行呼吸困难、顽固乳糜胸等,在临床工作中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诊治结节病患者伴发LAM 1例。同时检索了国内外报道的结节病合并LAM的病例,讨论结节病和LAM的特点及相关。结节病患者出现薄壁肺气囊或有关LAM的临床表现时,需要警惕LAM可能。尽早诊断以减少此类疾病的误诊、漏诊率,提高对该疾病的进一步认识。

  • 标签: 结节病 淋巴管肌瘤病 诊断 治疗 体征和症状
  • 简介:囊状淋巴瘤又称囊状水瘤。由多房、壁薄的囊腔组成,质软,隆起,内含丰富的淋巴液,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m。但小儿手术治疗需要全麻、损伤大且留有瘢痕。我院门诊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囊状淋巴瘤4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金银花甘草煎剂 小儿 囊状淋巴管瘤 肿瘤 临床资料 囊腔
  • 简介:目的探讨微淋巴密度(LMVD)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实施根治手术的352例直肠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LMVD。结果352例患者中术后局部复发34例.其LMVD(32.6±4.0)高于无局部复发组(26.8±3.6)(P=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LMVD、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淋巴侵犯为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其中LMVD影响最大(OR=8.63.95%CI:3.01~17.44.P〈0.01)。结论LMVD可能预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 标签: 直肠肿瘤 局部复发 微淋巴管密度
  • 简介:患者男,33岁,2007年6月1日因下腹部疼痛伴发热5d来我院就诊。外院CT示:左侧腹盆腔内肿块,符合包块CT表现,合并左侧腰大肌感染(图1)。彩超示:左侧盆腔内囊实肿物,大小约12.6cm×5.96cm。患者于6月4日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引流术,术后引出乳白色及粉红色液体约1500ml,

  • 标签: 乳糜性腹水 淋巴管瘤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通过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结扎术在治疗乳糜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乳糜尿的患者39例,分别采用后腹腔镜(A组,21例,24侧)和传统开放手术(B组,18例,19侧)行肾蒂淋巴结扎术,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39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均恢复顺利,乳糜尿消失。A组:1例发生切口周围皮下气肿,术后第3天完全吸收。术后4例出现肉眼血尿,持续1~3天自行消失。B组:1例分离左肾蒂时损伤肾动脉外膜,形成动脉瘤,行外膜修补术后动脉瘤消失。1例损伤右肾静脉,术中成功修补。术后8例出现肉眼血尿,持续持续2-3天自行消失。1例伤口感染。术后3月仍有5例患者诉患侧腰部疼痛或不适。全部患者随访18个月以上。A组1例、B组2例复发。A、B两组单侧手术时间分别为(72.3±21.6)分钟和(156.7±30.9)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7±19.3)m1和(132.6±61.4)m1;术后肾周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5±0.5)天和(3.5±1.5)天,引流量分别为(22.4±14.1)m1和(42.3±25.6)m1:术后卧床时问分别为(2.1±1.1)天和(4.6±1.6)天: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6±14.4)小时和(48.0±25.1)小时;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1.2)天和(8.5±2.5)天。A、B两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技术行肾蒂淋巴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疗效满意,将取代开放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检 腹膜后腹腔镜 乳糜尿
  • 简介:目的探讨VEGF-C及受体在口腔鳞癌淋巴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15例正常口腔黏膜VEGF-C、fit-4的表达;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周微淋巴密度(MLVD).结果口腔鳞癌VEGF-C、flt-4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57.4%、61.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0%、20%(P<0.025);口腔鳞癌MLVD为14.04±6.9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48±2.62(P<0.001);VEGF-C、FLt-4阳性组中,MLVD分别为17.38±4.90和17.34±4.69,显著高于阴性组的9.54±3.79和8.72±2.99(P<0.001),且VEGF-C、flt-4mRNA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结论VEGF-C、flt-4在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生成 口腔鳞癌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浓度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月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的82例淋巴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大小的淋巴畸形采用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治疗,具体如下:微囊型淋巴畸形为8mg/8mL;病损直径〈5cm的大囊型及混合型淋巴畸形为8mg/5mL;病损直径〉5cm的大囊型淋巴畸形为8mg/3mL。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结果微囊型淋巴畸形治愈率为43.3%;病损直径〈5cm的大囊型淋巴畸形治愈率为93.3%;病损直径〉5cm的大囊型淋巴畸形治愈率为88.9%;混合型淋巴畸形的治愈率为60.0%。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出现全身发热4例,出现局部溃疡1例,均未见肺纤维化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大小的淋巴畸形采用适宜浓度的平阳霉素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治疗相对安全。

  • 标签: 平阳霉素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肺淋巴肌瘤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对我院2022年9月6日收治的1例肺淋巴肌瘤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针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护理干预。肺淋巴肌瘤病患者常并发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及肺康复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肺淋巴管肌瘤病 呼吸衰竭 个案分析
  • 简介:淋巴瘤是来源于淋巴组织的先天性疾病,多由于淋巴畸形或发育障碍所致[1].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或肿瘤部位药物注射疗法,而注射疗法简单、方便,可避免手术可能出现的神经损伤和外观容貌毁坏等副作用.近年来,临床采用的注射药物有平阳霉素、博来霉素、沙培林等,平阳霉素及博来霉素有肺纤维化及皮肤坏死的的并发症,沙培林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无任何类似抗癌药的毒副作用,可用于原发性淋巴瘤的治疗,部分手术后复发或手术后淋巴积液反复抽液无法治愈的病例也可试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整形外科对21例未行手术治疗的颈部囊淋巴瘤患儿行沙培林注射治疗,现将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淋巴管瘤 沙培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原发病灶及据肿瘤病灶5-10cm的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C及D2-40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在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263,P<0.001);VEGF-C在有无淋巴转移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300,P<0.001);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63,P<0.001);有无淋巴转移组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1,P<0.001);VEGF-C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4,P<0.001)。结论VEGF-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促进其淋巴生成及淋巴转移。

  • 标签: 结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2-40 淋巴管生成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7岁患儿以左眼结膜出血、凝血因子减少及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影像检查发现颅面、肺间质和脾脏受侵犯,因不能手术未获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西罗莫司初始治疗有部分效果但后续又加重,改用曲美替尼治疗后病情缓解。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DNA检测发现NRAS 基因c.182A>G(p.Q61R)突变,确诊为卡波西样淋巴瘤病。口服曲美替尼治疗11个月,左眼结膜出血未再反复,脾脏缩小,肺间质病变逐渐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提高对肺淋巴肌瘤病以及对由其引起难治性气胸手术治疗的认识。方法 报道我院一例肺淋巴肌瘤病致双侧难治性气胸手术治疗,并对该疾病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肺淋巴肌瘤病易发生难治性气胸,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讨论 育龄期妇女如发生反复的自发性气胸,胸部 CT示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薄壁囊泡,应考虑为肺淋巴肌瘤,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淋巴管 平滑肌瘤病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与淋巴密度(LVD),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2例远处正常胰腺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及LVD,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COX-2、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28/40)和67.5%(27/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2.5%(17/40)和35.0%(14/40,P〈0.01),也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的8.3%(1/12)和25.0%(3/12)。癌、癌旁及正常胰腺的LVD分别为4.75±2.77、15.20±4.70和1.67±1.15,以癌旁组织最高(P〈0.01)。癌组织COX.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癌旁组织LVD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与癌组织COX-2、VEGF-C表达存在一定相关。结论胰腺癌新生淋巴主要存在于癌旁,淋巴的形成可能有COX-2及VEGF—C的参与。

  • 标签: 胰腺肿瘤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管生成 淋巴管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西环素治疗小儿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给予36例患儿瘤体内注射多西环素溶液,1次/月,治疗前后测量瘤体直径结果注射后并经相应护理小儿淋巴瘤均消退或明显缩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多西环素 淋巴管瘤 注射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后腹腔镜行肾蒂淋巴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70例乳糜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结扎术对乳糜尿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治疗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乳糜尿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 简介:摘要胎儿淋巴畸形是淋巴系统异常发育性疾病,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颈部常见,其次为腋下。本文报告1例胎儿右侧腋下胸壁淋巴畸形的病例。该病例孕21周常规超声检查时确诊胎儿右侧腋下胸壁淋巴畸形,大小21 mm×18 mm×16 mm,后每隔4周复查超声,团块进行增大,至37周+4右侧腋下胸壁淋巴畸形增大至101 mm×110 mm×95 mm,38周+4时行超声引导下宫内胎儿囊团块穿刺抽液术并注入博来霉素治疗,出生后42 d再次行博来霉素治疗。随访至生后10个月时,患儿右侧腋下胸壁未见明显囊团块。

  • 标签: 淋巴管畸形 淋巴管瘤,囊性 胎儿疾病 胎儿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