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段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3年1月-2005年11月应用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段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9~57岁,平均38.3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9个月~18年,平均37个月。术前均行X线、脊髓造影、MR检查。本组病例伤椎后凸角平均470(35°~58°)。结果:手术时间2.8—5.1h,平均3.6h。术中输血600ml-1400ml,平均约940ml。术后4周使用腰背支具保护下地活动。术后随访10月-2年,平均14.3月。全部病例术后无神经症状或无症状加重,无螺钉断裂松动。术后后凸角平均为7.2。(3。~11。)(与术前Cobb角相比,P〈0.05),总矫正率84.6%。结论: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段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可获得满意的减压和后凸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适的治疗处方。方法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基于三维同步矫正理念设计,由闭环气动控制系统以及多节段躯干、骨盆和上肢固定装置组成。选取AIS患者18例,首先在最大耐受力下进行30 min的机器人治疗,采用三维超声评估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0 s、治疗5 min、治疗30 min、30 min治疗结束即刻和治疗结束5 min时的脊柱棘突角和棘突角矫正率的变化;之后分别在10%、15%、20%、25%和30%体重横向矫正力下进行30 s的机器人治疗,并采用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力作用下患者脊柱棘突角和棘突角矫正率的变化。观察和记录整个研究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自制三维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运行平稳,可实现智能精准矫正,未见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机器人治疗30 s、5 min和30 min后的平均棘突角矫正率呈时间递增效应(P<0.001),且治疗30 min时达103.73%。自10%体重矫正力开始,随着矫正力大小的增加,平均棘突角矫正率逐渐提高(P≤0.001);轻度AIS(Cobb角<25°)在25%体重横向矫正力下的平均棘突角矫正率达103.97%(实现完全矫正),而中度AIS(Cobb角≥25°)患者的矫正率也达到64.52%。结论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治疗是安全和即刻有效的,轻度AIS和中度AIS患者分别在25%体重和25%以上体重的横向矫正力下取得较为理想的矫正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后路矫形术中,采取单侧或双侧双枚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 alar-iliac,S2AI)固定技术的适应证,并且探究此技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1例应用双S2AI固定技术进行后路脊柱矫形融合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28.8±16.8)岁(范围12~60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拍摄全脊柱正位、侧位X线片以及全脊柱CT,根据Gertzbein & Robbins评分法评价螺钉置入的精确性,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coronal balance,CB),脊柱骨盆倾斜角(spinal pelvic obliquity,SPO),局部后凸角(regional kyphosis,RK),探究描述患者采取双S2AI固定技术的原因,并且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差异及疗效评价差异。结果11例中9例患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伴骨盆倾斜,另外2例为既往脊柱术后医源性后凸畸形患者。11例患者术后随访(11.6±8.5)个月(范围6~30个月)。7例患者单侧置入双S2AI螺钉,4例双侧置入双S2AI螺钉,3例患者联合置入髂骨螺钉(iliac screw,IS)或髂骶螺钉(iliac sacral screw,ISS)。共置入35枚螺钉,术后CT示30枚为A级,5枚为B级,螺钉位置均良好,术前侧凸Cobb角87.2°(5.3°,150.5°),CB为13.6 mm(2.2 mm,91.7 mm),SPO为30.7°(0.6°,57.5°),RK为27.6°(14.2°,128.3°);术后即刻侧凸Cobb角25.4°(4.9°,84.1°),CB为8.2 mm(3.1 mm,63.2 mm),SPO为12.1°(0.9°,27.0°),RK为8.4°(4.1°,57.8°)。术后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失衡均得到改善;末次随访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的形态有较好的维持。11例术中均无SEP以及MEP信号改变或者丢失,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伤口深部感染,伤口愈合不良。余患者术后以及随访过程中无明显断棒断钉,螺钉松动等。结论需行骨盆固定的患者若存在以下三种情况:①胸腰椎大段椎体无法置钉,但需保持植入物密度;②行序贯矫形的手术策略时单枚S2AI螺钉的置入无法有效的分散腰骶部的应力;③行复杂腰骶部畸形翻修手术时需要获取牢固内固定时,运用同侧双枚S2AI固定技术是一种好的选择,可提供坚强固定,有效地矫正畸形,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手术前后门齿距气管隆突距离(length of incisors to carina, LIC)及气管隆突距气管导管尖端距离(length of carina to the tip of the tracheal catheter, LCT)的变化。方法记录86例AS行PSO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身高、颈椎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CROM)、全脊柱最大Cobb角(global kyphosis, GK)以及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 CBVA);分别在术前及术后于正中仰卧位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 FOB)通过气管导管测量患者的LIC和LCT。结果与术前比较,86例患者术后身高明显增高,术后GK、CBVA明显减小(P<0.05);患者术后CRO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术后LIC、LCT均较术前增长(P<0.05)。结论AS患者行后路截骨矫形手术后,气管导管尖端在气管内向声门方向移位,可适当延长气管插管深度。
简介:目的:介绍运用TSRH(TexasScottishRiteHospital)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或腰段侧凸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2000年用TSRH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15例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方法步骤和体会进行重点介绍。15例病人中,特发性脊柱侧凸14例(其中KingⅠ型12例,单纯腰弯2例),麻痹性脊柱侧凸1例。比较15例患者手术前后冠状面、矢状面Cobb's角变化和躯干移位矫正、顶椎旋转度数改变,并对前路矫形内固定的方法进行回顾比较。结果:术前冠状面侧弯角平均为55.8°(35°~78°)。术后平均为14°(4°~33°),矫形率为74.8%。未固定融合的胸侧弯,术前平均为35.9°(26°~51°),术后为21.8°(10°~42°),矫形率为40%。腰段侧弯矢状面弯曲术前为27.9°(-6°~55°),术后为25.7°(19°—33°)。术前躯干移位TS13.4mm(5~28mm),术后3.5mm(0~7mm),术前顶椎偏离平均47.8mm(21~69mm),术后平均10.8mm(3~20mm),C7/CSVL(Centersacrumverticalline)术前19.5mm(6~42mm),术后11.3mm(0~32mm)。术前顶椎旋转均为3°,术后10例正常,4例1°旋转,1例2°旋转。本组病人未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无感染等合并症。1例病人主诉侧弯凹侧方下肢发凉,考虑手术侧交感神经受影响,引起同侧下肢血管扩张,有发热感。术后3月随诊时症状消失。结论:如果适应症选择得当,TSRH内固定系统用于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固定时,具有良好的矫形效果,同时又保留腰椎矢状面生理弯曲,手术并发症少的特点,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手术方法的良好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 CMI)伴脊柱侧凸患者影像学特征的自然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CMI伴脊柱侧凸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 10岁)、青少年组(11~18岁)和成人组(≥19岁)。将脊柱侧凸弯型分为典型弯和非典型弯,记录各组患者的脊柱侧凸弯型分布情况;测量冠状位和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包括侧凸Cobb角、顶椎偏距、冠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矢状面平衡,以及在MRI上测量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及脊髓空洞的类型。三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组(10例)、青少年组(44例)和成人组(26例)典型弯发生率分别为70.0%、、84.1%和50.0%(χ2=14.766,P=0.141),非典型弯为30.0%、15.9%和50.0%(χ2=2.654,P=0.265),三组CMI患者脊柱侧凸弯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位参数中主弯Cobb角(F=16.751,P< 0.001)、主弯柔韧性(F=3.285,P=0.044)、次弯Cobb角(F=9.805,P<0.001)和冠状面平衡(F=5.249,P=0.00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主弯和次弯Cobb角亦增加,主弯的柔韧性下降;三组间冠状面平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青少年组冠状面平衡数值低于其他两组。矢状位参数中胸椎后凸角(F=4.324,P=0.017)、腰椎前凸角(F=4.590,P=0.013)、骨盆入射角(F=5.501,P=0.006)和骨盆倾斜角(F=3.220,P=0.045)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矢状位参数均明显增加,侧凸畸形加重。MRI显示越年轻的患者,高级别的小脑扁桃体下疝(χ2=18.479,P< 0.001)和膨胀型脊髓空洞(χ2=23.074,,P=0.003)的比例越高。结论Chiari畸形Ⅰ型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主弯Cobb角明显进展而柔韧性降低,提示应早期进行手术干预以降低手术风险。年长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和脊髓空洞程度优于年轻患者,提示可能存在自发性缓解。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3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保守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骨折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84%(P<0.05);治疗前,两组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丢失高度(5.03±1.77)mm显著低于对照组(9.23±2.96)mm(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23.68%(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进行治疗时,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患有该病的病人进行选取,选取的总数量为80名,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分组的方式为平均分配,其中一组为保守组,另外一组为研究组,保守组病人采用保守方法进行诊治,研究组采用成形术技术展开治疗。结果研究组病人治疗有效的概率为97.50%;保守组病人治疗有效的概率为77.50%,同时研究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几率仅为7.5%,而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32.50%,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清晰。结论在临床上,通过成形术技术展开治疗,可以使疗效得到强化,具有更大的医学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VAS疼痛评分、Cobb角、活动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疼痛评分、Cobb角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