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静脉栓塞包括深静脉和肺栓塞,是脊柱外科手术后不容忽视的并发。其预防措施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但目前并没有系统的预防指南指导临床工作。考虑到药物预防可能增加术后出血性并发的风险,诸多学者对其使用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存在争议。本文对目前脊柱术后预防静脉栓塞存在的共识和争议做一综述,旨在平衡患者的获益与风险,寻找最优方案。

  • 标签: 脊柱外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预防
  • 简介:摘要减重手术已被证实是缓解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方式。减重手术后的并发主要有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倾倒综合征等,而深静脉形成是少见并发。深静脉形成是肺栓塞重要病因,一旦发生肺栓塞,病人救治难度及病死率均较高。笔者系统回顾减重手术后发生静脉栓塞的相关文献,深入探讨静脉栓塞的预防与处理策略。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外科 减重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 处理
  • 作者: 徐瑞华 石远凯 高远 李为民 秦新裕 瞿介明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院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内科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005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都 61004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0025,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住院患者静脉栓塞危险因素特征的确定研究(DissolVE 2研究)中内科肿瘤患者的静脉栓塞(VTE)风险及VTE预防实施情况。方法对DissolVE 2研究中内科肿瘤患者的数据进行再分析,以百分比和95% CI描述内科肿瘤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分布、所接受的预防措施以及院内VTE事件分布。结果1 535例内科肿瘤患者,根据Padua评分,826例(53.8%)为VTE低危患者,709例(46.2%)为VTE高危患者;4例(0.5%,95% CI为0.1%~1.2%)VTE低危患者及5例(0.7%,95% CI为0.2%~1.6%)高危患者发生了VTE事件,总体发生率为0.6%(9/1 535,95% CI为0.3%~1.1%)。VTE高危患者中,666例(93.9%,666/709)未采取任何VTE预防措施,仅11例(1.6%,11/709)接受了恰当的VTE预防措施。全组1 535例患者中,接受VTE预防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VTE事件。结论内科肿瘤住院患者中VTE高危患者较多,但大部分患者未进行VTE预防。中国内科肿瘤住院患者的VTE风险管理严重不足,临床中VTE的预防意识及实施能力亟待提高。

  • 标签: 恶性肿瘤 内科肿瘤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 预防
  • 简介:摘要静脉栓塞VTE)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构成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风险。质量评价与管理是VTE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是推动VTE防治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促进临床医务人员规范合理地进行动态评估与落实防治措施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评价VTE防治质量的指标。基于此,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指南、政策和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多学科专家研讨,以“重要性、特异性、代表性、敏感性、可获得性”为标准,制定了评估质量、预防质量、结局质量三大类核心指标,明确了各项质量指标的名称、定义、计算公式、意义、数据来源、评价方法、相关解释和推荐意见,以期强化临床医务人员对VTE风险、出血风险动态评估以及规范化预防和治疗的关注与执行,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间的差距。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绩效指标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静脉栓塞(VTE)是多因素参与的高死亡率疾病,公立医院承担了VTE防治的主要责任。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浙江省人民医院完善制度设计,提升数字化水平,进行患者时间轴管理、高危患者管理、VTE专病库、辅助决策系统等数字化实践,院内评估率、预防率不断提升,随访效果良好,医务人员工作负担减轻且满意度提升。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防治 数字化 患者安全 医疗质量
  • 作者: 徐瑞华 石远凯 高远 李为民 秦新裕 瞿介明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院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内科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005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都 61004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0025,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住院患者静脉栓塞危险因素特征的确定研究(DissolVE 2研究)中内科肿瘤患者的静脉栓塞(VTE)风险及VTE预防实施情况。方法对DissolVE 2研究中内科肿瘤患者的数据进行再分析,以百分比和95% CI描述内科肿瘤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分布、所接受的预防措施以及院内VTE事件分布。结果1 535例内科肿瘤患者,根据Padua评分,826例(53.8%)为VTE低危患者,709例(46.2%)为VTE高危患者;4例(0.5%,95% CI为0.1%~1.2%)VTE低危患者及5例(0.7%,95% CI为0.2%~1.6%)高危患者发生了VTE事件,总体发生率为0.6%(9/1 535,95% CI为0.3%~1.1%)。VTE高危患者中,666例(93.9%,666/709)未采取任何VTE预防措施,仅11例(1.6%,11/709)接受了恰当的VTE预防措施。全组1 535例患者中,接受VTE预防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VTE事件。结论内科肿瘤住院患者中VTE高危患者较多,但大部分患者未进行VTE预防。中国内科肿瘤住院患者的VTE风险管理严重不足,临床中VTE的预防意识及实施能力亟待提高。

  • 标签: 恶性肿瘤 内科肿瘤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患者发生静脉栓塞(VT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21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221例OC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是否发生VTE,将其分别纳入VTE组(n=39)和无VTE组(n=182)。对2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术中情况,以及VTE组患者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未校正的Kaplan-Meier曲线模型及log-rank检验,对2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OS)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影响OCCC患者并发VTE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组患者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绝经率、妊娠次数、肿瘤最大直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221例OCCC患者的VTE发生率为17.6%(39/221)。术前,2组OCCC患者糖类抗原(CA)125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不同临床分期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VTE组患者的开腹手术占比、G-Caprini评分、淋巴结阳性率、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以及切除淋巴结≥20个及化疗次数>6次占比与铂耐药率,均高于无VTE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VTE组39例患者中,26例(66.7%)被诊断为VTE时无自觉症状;术前发生VTE为7例(17.9%),术后为18例(46.1%),化疗期为9例(23.1%),复发期为5例(12.8%)。VTE发生部位位于下肢、上肢、上肢+下肢、肺部分别为24例(61.5%)、6例(15.4%)、4例(10.3%)、5例(12.8%)。④无VTE组患者中位OS期及中位PFS期,均明显长于VTE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影响OCCC患者并发VTE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CCC患者FIGO临床分期为晚期(Ⅲ~Ⅳ期)(OR=1.012,95%CI:0.110~1.900,P=0.026),术前CA125水平≥200 U/mL(OR=1.472,95%CI:0.476~2.433,P=0.036),是导致OCCC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VTE是影响OCC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FIGO临床分期为晚期(Ⅲ~Ⅳ期)及术前CA125水平≥200 U/mL的OCCC患者,应重点预防和监测VTE发生可能。

  • 标签: 卵巢肿瘤 卵巢透明细胞癌 静脉血栓栓塞 肿瘤分期 抗药性,肿瘤 影响因素分析 预后 随访研究 女(雌)性
  • 简介:摘要胸部创伤是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静脉栓塞VTE)是其常见并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死亡。尽管国内外已有关于VTE防治的共识和指南,但胸部创伤尤其是钝性伤患者并发VTE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其自身特点,国内外现有的共识及指南缺乏针对性。因此,中国胸部创伤临床研究协作组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业专家共同制订了《胸部创伤静脉栓塞诊治及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就胸部创伤相关VTE的特点、临床表现及风险评估、诊治与预防给出不同等级的专家推荐意见,作为学术指导建议,供临床诊疗及预防参考。

  • 标签: 胸部损伤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共识
  • 简介:摘要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常合并有静脉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深静脉(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等。VTE不仅是造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病情迁延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且还影响肾穿刺活检,从而导致不能明确部分患者的病理分型,对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均有较大影响。目前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易于并发VTE的机制、以及非VTE患者的预防性抗凝治疗方面尚存争议。本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并发VTE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静脉栓塞VTE)是一种是由遗传和环境暴露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多因素疾病,遗传因素包括凝血抑制因子基因功能丧失(LOF)、促凝因子基因功能获得(GOF)、纤溶系统基因功能异常和间接促凝的基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改变。VTE的遗传模式包括孟德尔遗传和基于基因多态性VTE易感。对于疑似遗传相关VTE患者,如考虑为已知突变或多态性可选择针对有限变异位点的检测技术,如考虑为未知变异位点或单基因病可选择NGS,同时可利用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或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对VTE复发风险做动态监测。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多态性,单核苷酸 表观基因组学 遗传标记 疾病遗传易感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肺癌化疗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9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脉发生与否分为两组,发生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的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相关因素,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病理分期、血液黏稠度、D-二聚体、吸烟史两组之间有着较大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病理分期、血液黏稠度上升、D-二聚体上升、有吸烟史;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治愈率达到65.63%,好转率为31.25%,死亡率仅为3.12%。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中要对其进行控制,高危人群做好监测和预防,一旦栓塞形成,及时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肺癌 化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栓塞VTE)风险高、预后差,选择有针对性的VTE风险评估工具并正确使用,可以预测癌症患者VTE发生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层,进而指导医护人员采用合适的预防措施,降低VTE发生率。本文综述了恶性肿瘤相关VTE风险评估工具,供临床恶性肿瘤相关VTE风险评估实践及其研究参考。

  • 标签: 综述 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的多模式预防。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骨科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62人,2018年2月以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预防;2018年2月以后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模式预防的基础上采用多模式预防。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静脉栓塞的预防效果。将患者围手术期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和肺栓塞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过入院后及术后一周行体格检查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组患者术后共发生下肢静脉2例(6.5%),未发生肺栓塞;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8例(25.8%),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多模式预防可降低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将多模式预防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巩固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膝关节置换 多模式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化的静脉栓塞上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6-12月期间,首先采取焦点小组访谈法建立静脉栓塞上报表,之后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对接,并形成有效的上报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形成静脉栓塞信息化上报系统。2015年1月在全院范围内正式上线使用。结果:静脉栓塞信息化上报系统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我院护理人员血栓防治管理水平(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正确率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建立静脉栓塞信息化上报系统可提高临床对血栓的防治管理水平,降低患者痛苦;同时为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措施和制度提供数据和依据。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信息系统 上报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合并静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0例NS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病理类型、血栓部位及临床表现,以便总结NS合并VTE的临床特点。结果MsPGN26例、MCN21例,其余43例为MN;在栓塞部位方面,髂静脉7例、静脉8例、股静脉10例、下腔静脉12例、肾静脉23例、肺动脉30例。结论MsPGN、MCN及MN患者发生血栓的部位并不相同,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为了能够及时确诊NS合并VTE及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则应把握好相应的临床特点。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肾病综合征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 ICU病房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并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7月内的 ICU病房患者 28例展开分析,寻找 ICU病房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而后对 2018年 8月 -2018年 12月内的 28例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措施干预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 APACHEⅡ评分、肾功能、 ICU病房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患者 APACHEⅡ评分( 6.11±1.45)分,血氧饱和度( 93.33±4.22) %,血肌酐( 89.16±11.12) μmol/L;经护理后患者各指标显著较护理前好, P< 0.05。经护理后 ICU病房护理质量显著较护理前好, P< 0.05。结论:分析我院 ICU病房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后实施护理对策效果较佳,建议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进行静脉栓塞预防时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20.01-2020.06期间接诊的出现静脉栓塞的骨科患者80例,划分成常规组(40)和分析组(40)。为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为分析组提供循证护理模式对比最终的结果。结果:分析组在设备管理、环境管理、沟通交流、护理流程方面的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0%,护理满意度97.5%,均优于常规组的20.0%和82.5%,均P<0.05。结论:为骨科患者出现静脉栓塞的情况,提供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循证护理 骨科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