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什么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思绪能始终跟着教师走?适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激趣以趣促学,搭建一个共享式的课堂学习平台,努力构建一种师生共情相生,能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的真情课堂,不失为良好有效的途径。
简介:摘要:在心理咨询中有一项被普遍运用的基础技能——共情,共情常常被运用于整个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是一项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实用而重要的沟通技能。作为心理咨询师要求熟练地掌握共情,共情是心理咨询师最为基础的专业技能。共情是促进心理咨询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心理咨询中的共情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心理咨询中共情的引导、促进等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文中重点强调,心理咨询师通过共情可以对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进行唤醒,让来访者更加清醒的正视自身的能力和相关经验,同时也可以让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绪有着感同身受的把握,可以更好的对来访者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解和分析。共情可以建立起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心灵之间的沟通桥梁,在这种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可以帮助来访者分析自我、感悟和认知自我。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步入了高速运转时代,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教育事件足以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重视,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者需要加快对学生关于生命与爱的教育的步伐。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者之一,帮助学生提升共情能力是教育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学生优秀的品质,等等方面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简介:摘要:教师的发展既需要外部动力,也需要内部动力,两种动力结合才会建构一个完整的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只有当人们将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人类的真正主体才开始形成。”教师只有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型教师”。因此,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完善,学习也不应局限在学科技能方面,而应该更加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存状态,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来理解教师、理解教育活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促使教师注重自我修养,实现完整、统一的人格,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因此,我们以“共情”为切入点,营造“共情润心”的园所文化,将培养和培育教师的共情能力作为促使教师自我改变、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和突破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初诊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接诊的初诊肺结核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则在基础护理之上给予共情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以及负面情绪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诊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给予共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共情护理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为了进行实验的研究将进入至本院精神科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基础数据,对患者意愿进行咨询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采用均数相同的分组方式,对照组n=63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3例则应用共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整体的焦虑抑郁评分得到降低,对比对照组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经过好共情护理后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改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进行共情护理,可以对其抑郁情绪进行一定改善,并且对生活质量进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较为理想,可以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措施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共情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同意前提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下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共情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述情障碍及精神状况。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的TAS-20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改善幅度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共情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述情障碍和精神状况,是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