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断研究做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来就诊的40例患者,分别详细记录修复前,修复一个月以及修复3个月的牙齿咬合情况和牙周指数的健康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正中咬合时,戴牙后的1-10分钟与修复后的一个月以及随访的3个月之内,其前牙的咬合力与与修复前相比,其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而前牙的咬合力百分比在随访的3个月内,无明显差异(P>0.05),后牙的咬合力相比,修复后的咬合力明显比修复前的百分比增加(P<0.05),修复后的随访3个月内,其各时间点的咬合力百分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于牙周指数,结果可见,修复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且随访的3个月内,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的修复中,及时优化患者的咬合,并进行正确的防护处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被临床研究所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男性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拟诊冠心病的男性患者224例,入选病例全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前或造影后1个月行平板运动试验,对比观察以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确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结果在224例冠状动脉造影中,阳性171例,阴性53例.其中单支病变87例,双支病变55例,三支病变29例.在平板运动试验中,阳性143例,阴性81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1.3%,阳性预测值为97.2%.同时发现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比单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下降时间早、持续时间也长,多支病变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ST段下降时间长于单支病变,出现的导联数也多于单支病变.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并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简介: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方法入选156例冠心病患者及128例正常体检人员,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心功能(LVEF)并分组为射血分数正常组(LVEF≥50%)和射血分数下降组(LVEF<50%),同时对冠心病组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分组,计算各组的心率变异性参数: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的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5分钟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分析比较各组间HRV参数的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SDNN(96.2±28.8msvs.138.1±27.7ms)、SDANN(79.4±27.1msvs.130.4±28.2ms)、RMSSD(24.3±9.8msvs.31.2±9.3ms)、pNN50(8.5±3.2msvs.12.3±3.9ms)及HF(233.6±95.5ms2vs.292.3±100.2ms2)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患者中,射血分数下降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TP、HF均较射血分数正常组患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组间SDNN、TP以及RMSSD、pNN50、LF、H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45岁组SDANN高于55~6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射血分数下降会进一步加重自主神经的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所进行的护理进行总结,浅谈体会。方法收集60例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对护理体会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结果通过对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饮食,起居,心理等方面进行护理,45例轻度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10例中重度患者较前有所改善,仅有5例重症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通过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使很多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因此对老年痴呆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便可使其衰老化得进程减慢,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摘取前来本病区住院就诊的慢性病患者30例进行观察研究,对患者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观察效果。结果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干预,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医院消化内科临床用药的不合理现象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保证患者临床诊治服务科学合理。方法对某院2010年5月份至2014年5月份期间收治的215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共计有280例患者临床用药出现了不合理现象,其中2010年62例,2011年58例,2012年49例,2013年51例,2014年60例。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分为临床药剂用量过大(25%)、重复性用药(24.64%)、联合用药不合理(28.93%)、药物联用导致的毒副作用增强(21.43%)。结论消化内科在医院科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用药不合理现象直接影响到了患者自身的临床治疗效果,导致了科室的形象受到了损害,增加了临床诊治的安全风险系数。因此,临床主治医生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用药的合理性,提高科室诊治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消化内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消化内科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我院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内科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淀粉酶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白蛋白指标较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消化内科的治疗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疗效显著,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