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资本论》研究在当前面临"新境域":一方面需要"中国化",另一方面还需要本根的和本土化的"中国资本论",实现原创式理论创新。这一语境是唯物史观发生学意蕴的,意味着只能基于方法论研究层面对接史书研究和科学作品解读。研究主题定格在《资本论》中国化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学建构行动"意义域中。构建理论形态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内涵路径锁定了对象"所有制",将其作为生产关系的一般历史思维形式,即作为生成规定与内容规定之统一。在此情势下,家有制—国有制成对范畴成为"私有制—公有制"分析链条的必要的补充,也成为中华所有制的基本工作逻辑形式。于是,辩证剖析家有制和国有制的所有制属性不再作为逻辑事件和直接性定义事件,而必须首要作为"历史发展事件"。中华"事的科学"深化了人们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学科的认知,并通过掌握更多的所有制历史知识,升华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经济学的思维和语言。
简介:自《神圣人》一书出版后,“神圣”便成为了阿甘本思想中的一个关键词。笔者在本文中尝试提出:“神圣”与“亵渎”这对概念实是阿甘本整个哲学事业中的脊柱。如果不理解它们,便无法进入阿甘本思想之内核。阿甘本对于这对概念的使用,恰恰迥别于它们在日常使用中的涵义,甚至构成了一种彻底颠覆,即哲人必须颂扬“亵渎”,并使“神圣”无效。于是,阿甘本在其著述中一方面把这对日常概念上升到一个关键性的位置,强调它们是理解人类共同体“结构”的一把关键钥匙;而另一方面,阿甘本对这对概念的独特经营又恰恰致使它们相对于其日常使用而言呈现出一种离奇的“颠倒”。本文旨在细致地梳理阿甘本对这对概念的独特使用,并通过这一梳理工作探察阿甘本在近20年的时间中建立起的思想大厦。
简介:《资本论》在当代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发展观。它唯物辩证地阐述:生产力(由人力与物力结合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人力所有者与物力所有者结合的社会形式、以及派生的产品所有者的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集中表现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社会形式)三者之间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正是基于生产力发展,从而引领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社会发展意味着创新。《资本论》对上述规律的阐述,应注意它在当代的发展。本文特别注意作为生产力源泉的“自然条件”,也就是人口、资源、环境对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力本身注意它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教育的作用,在生产关系中注意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对促进生产力的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如何决定分配关系,又由分配关系来实现的。
简介:《经济要参》杂志2001第27期发表了《“农业根本论”与“农业基础论”--同徐祥临同志商榷》一文。该文出自罗伟雄教授之手,以下三个原因令我十分感动:一是罗教授是我从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的授业恩师,当年罗教授在做人做学问方面的耳提面命至今不能忘怀;今天,恩师降尊迂贵,同自己的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可见大家风范。二是我第一次在学术界发表否定“农业基础论”的学术观点,就是在1996年由罗教授主持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会前我曾经请示罗教授可否让我发表谬见,罗教授慨然允诺,会后几年来还多次鼓励我继续研究,并表示要写出文章同我商榷。三是罗教授在文章中对我观点的肯定中饱含着热情的鼓励。虽然对恩师的商榷文章面世盼望已久,同时也自信自己的观点没有错,错了的是罗教授那一代学者,但当恩师的大作真的赫然摆在面前的时候,又不免有几分惶恐。毕竟,我对罗教授的学术功力是十分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