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两组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睡眠时间,统计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刻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时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5-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产后泌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nce、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检索语种为英文。收集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包括:孕产妇中转剖宫产率、镇痛1 h时VAS评分、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新生儿出生1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脐血pH值。由2位研究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1 578例孕产妇,其中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组794例,硬膜外分娩镇痛组784例。与硬膜外分娩镇痛组相比,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组孕产妇镇痛1 h时VAS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升高(P<0.05),孕产妇中转剖宫产率、瘙痒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1及5 min时的Apgar评分、脐血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效果不如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但在严密监测下使用,不会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痛及宫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痛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痛及宫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痛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联用地塞米松在骨癌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癌性骨痛患者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对照组(HM组,n=18)和氢吗啡酮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HMD组,n=18),患者均予以PCEA治疗,HM组患者单纯使用氢吗啡酮,HMD患者予以氢吗啡酮联合地塞米松。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数字评分(NRS)、阿片类药物消耗量、给药间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并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前列腺素E2(PGE2)、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HMD组T1和T5时间点阿片药物使用量显著少于HM组[T1,(11.60±3.42) mg比(15.90±3.37) mg,t=3.80,P<0.05;T5,(13.23±3.26) mg比(17.11±2.37) mg,t=5.10,P<0.05],给药时间明显长于HM组[T1,(11.15±1.08) h比(8.14±0.97) h,t=8.77,P<0.05;T5,(10.81±1.45) h比(7.81±1.23) h,P<0.05)],T5时间点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HM组(33.33%比16.67%,P<0.05),T5时间点CGRP[(32.32±4.43) ng/L比(22.41±4.13) ng/L,t=6.98,P<0.05]、PGE2[(5.25±1.31) ng/L比(2.33±0.62) ng/L,P<0.05]、β-EP[(245.72±46.51) ng/L比(210.41±48.22) ng/L,t=8.59,P<0.05]水平低于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吗啡酮联用地塞米松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并可能降低氢吗啡酮耐受性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术后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先上升后下降,且观察组术后4、8、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35%,12/62)与对照组(29.30%,17/5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54%(58/62),高于对照组的74.14%(43/58),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全身麻醉开胸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显著,患者心血管系统平稳,使用后不良反应较少,且满意度较高。
简介:目的:分析护硬膜外分娩镇痛与发热的关系。方法:在医院内选择900例分娩产妇,同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镇痛组与对照组,其中镇痛组450例,对照组450例。2组孕妇年龄、孕周、阴道检查次数、破膜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镇痛组的患者在产时发热情况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的病人,身体恢复情况也较为良好。(P>0.05)结论:镇痛组的总产程长于对照组,硬膜外分娩镇痛与发热具有直接关系,可以减轻产妇在产后出现的疼痛现象,可以在产科临床当中推广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阿片类药物配伍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肠道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病人6 556例,分为舒芬太尼混合纳布啡组(SN组)、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组(HN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SN组、HN组和S组药物配置分别为舒芬太尼100 μg+纳布啡40 mg、氢吗啡酮10 mg+纳布啡40 mg、舒芬太尼200 μg,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1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0 min。收集3组病人人口学资料、术后24和48 h时静态和动态镇痛不足(VAS评分≥4分的例数)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结果与S组比较,HN组和SN组术后24和48 h时静态和动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镇痛泵用药量降低,HN组术后24 h嗜睡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缩短,SN组术后48 h嗜睡发生率升高(P<0.05);与SN组比较,HN组术后24和48 h时静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升高,动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镇痛泵用药量降低,术后24 h嗜睡发生率升高,术后48 h嗜睡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缩短(P<0.05)。结论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优于舒芬太尼混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且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有利于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硬膜外与静脉镇痛在胃癌根治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胃癌根治术中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为术后24 h疼痛评分,次要结果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有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9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英文4篇,中文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静脉镇痛组相比,硬膜外镇痛组术后24 h静息状态(WMD=-0.74,95%CI:-1.35~-0.13,P=0.02)、运动状态疼痛评分均较低(WMD=-1.5,95%CI:-1.95~-1.05,P<0.001),术后恶心、呕吐(RR=0.32,95%CI: 0.18~0.58,P<0.001)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病率(RR=0.50,95%CI:0.29~0.85,P=0.01)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7,95%CI:0.38~1.96,P=0.73),但低血压的发生高于静脉镇痛组(RR=3.27,95%CI:1.28~8.32,P=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WMD=-14.01,95%CI:-22.85~-5.17,P=0.002)、术后住院时间(WMD=-0.69,95%CI:-0.90~-0.49,P<0.001)均短于静脉镇痛组。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镇痛的选择,硬膜外镇痛无论是静息还是动态时镇痛效果均优于静脉镇痛,虽会增加术后低血压发病率,但与肺部并发症、恶心呕吐的等并发症减少有关,并且具有促进胃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
简介:目的:评估腰硬联合麻醉下剖腹产术后自控镇痛术病人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的实际效果。方法:从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且术后自控镇痛术患者进行观察,通过盲选法分组,两组各自计入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情况。结果:从统计效果上看,观察组术后2h、6h、12h、24h镇痛效果均比对照组镇痛效果更好,VAS评分比对照组VAS评分更少,两组镇痛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腰硬联合麻醉剖腹产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术镇痛效果提升,减轻产后疼痛程度的同时,有助于负面情绪调价,促进产妇产后尽快恢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适宜配伍。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市二龙路医院择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120例,ASA Ⅰ或Ⅱ,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于L3~4行腰硬联合麻醉,在蛛网膜下腔给予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7.5 mg,向尾侧留置硬膜外导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镇痛配方分别是:A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B组0.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C组0.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3 μg/ml,D组0.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 μg/ml。稀释液均为0.9% NaCl注射液250 ml,背景速度5 ml/h,PCA 2 ml/次,锁定15 min。记录术后6、8、12、24、48 h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B、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及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优于D组(P均<0.05);B、C、D组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低于A组[(0.5±0.4)分、(0.5±0.4)分、(0.6±0.4)分比(2.6±0.5)分,P均<0.05];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0.075%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3 μg/ml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适宜配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药物方案在神经外科患儿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儿160例,年龄7~12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4组: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吗啡组(M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40例。术后连接PCA镇痛泵,药物配置:C组为生理盐水;F组负荷剂量芬太尼0.5 µg/kg,背景剂量0.1~0.2 µg·kg-1·h-1,单次冲击剂量0.1~0.2 µg/kg;M组负荷剂量吗啡40~50 µg/kg,背景剂量1~4 µg·kg-1·h-1,单次冲击剂量10~20 µg/kg;T组负荷剂量曲马多500 µg/kg,背景剂量100~400 µg·kg-1·h-1,单次冲击剂量100~200 µg/kg。所有镇痛药加生理盐水配至总量100 ml,其中加昂丹司琼0.4 mg/kg。单次冲击剂量锁定时间15 min。术后1、2、4、8、16、24、36、48 h对4组患儿使用Wong-Baker Facial Scale(WBFS评分)及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意识改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4、8、16 h,C组WBFS评分、NRS评分高于T组、F组、M组(P<0.05),M组WBFS评分、NRS评分低于F组、T组(P<0.05)。术后48 h,T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M组、F组(P<0.05)。F组与M组PCA泵药物平均使用总量低于T组(P<0.05),术后48 h C组补救镇痛率高于F组、M组、T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枕骨开颅术[比值比(odds ratio, OR)=0.295,95%CI 0.093~0.937,P=0.038],M组镇痛方案(OR=0.114,95%CI 0.022~0.599,P=0.010)为降低中重度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 Intensity, POPI)风险的保护因素。结论7~12岁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患儿术后48 h使用PCA镇痛泵镇痛,吗啡镇痛安全、有效,效果最好,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通过硬膜外针直接注射与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两种方式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80例健康待产妇,年龄(27.1±3.0)岁,年龄范围为20~3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针组和硬膜外导管组,每组40例。通过硬膜外针与硬膜外导管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记录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与胎儿的影响。结果硬膜外针组最终有36例产妇纳入研究,硬膜外导管组最终有35例产妇纳入研究。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针组疼痛缓解时间[(9.27±5.40)min]与感觉达到平面T10的时间[(7.35±4.76)min]均快于硬膜外导管组[(12.12±4.12)min、(11.00±3.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针麻醉镇痛效果和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均优于导管麻醉,且不影响分娩镇痛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及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待产妇90例,年龄20~3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初次妊娠,单胎足月,孕38~41周,根据是否选择分娩镇痛将其分为2组:分娩镇痛组(LA组,n=38)和常规分娩组(L组,n=52)。LA组待宫口开至3~4 cm时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于入产房时、产后1、2及3 d时测定机械痛阈。于宫口开至3 cm(T1)、宫口开全(T2)、产后12 h(T3)、产后24 h(T4)及产后48 h(T5)时进行VAS评分。记录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长、产后2 h宫内出血量。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及10 min时Apger评分。结果最终L组完成51例,LA组完成37例。与L组比较,LA组产后机械痛阈升高,T2-4时VAS评分降低,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延长(P<0.05),产后2 h宫内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减轻产妇产后早期痛觉过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术麻醉失败的发生率以及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1 143例。决定中转剖宫产后硬膜外腔给予1%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剂量,观察5 min后给予1%罗哌卡因7 ml,罗哌卡因使用后超过20 min未起效者为硬膜外麻醉失败,改用全身麻醉补救。收集产妇体重、身高、产次、ASA分级、硬膜外镇痛开始时宫口扩张情况、VAS疼痛评分、麻醉医师资历、实施椎管内阻滞技术细节、椎管内分娩镇痛持续时间、暴发疼痛时需要通过硬膜外导管单次追加药物的次数以及新生儿体重等;采用Logistic回归对硬膜外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era under curve, AUC)图检验模型拟合效果。结果经阴道分娩失败后中转剖宫产243例,中转率为21.3%,硬膜外麻醉失败共计81(33.3%)例,暴发疼痛次数及硬膜外分娩镇痛持续时间>6 h对硬膜外麻醉效果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硬膜外分娩镇痛持续时间>6 h方面,其比值比(odds ratio, OR)为0.536。当前模型的预测结果,其ROC AUC为0.789,与AUC为0.5的随机模型相比,当前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随机模型(P<0.05)。结论导致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失败与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效果不佳产妇主动增加药物剂量有关,可作为临床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