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价值及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诊危重患者10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2018年7-12月收治)实施常规经验性转运护理,观察组54例(2019年1-6月收治)实施品管圈管理。将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投诉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投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应用品管圈管理的临床价值高,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急诊 危重 品管圈 转运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目的对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起于2017年2月1日,止于2018年7月30日,期间共选择我院急诊实施抢救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平均处理为两组,分别为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的对照组(n=39),以及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组(n=39),以两组抢救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为评定标准,确定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影响。结果优化组急诊停留、病症评估、抢救以及留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优化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更低,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中,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升抢救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诊抢救 胸痛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及患者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及不良事件发生。方法:随机选取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胸痛患者 7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将入院号为单号的 3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住院号为双号的 35例患者定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流程,给予观察组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抢救成功率均较高,且抢救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死亡及住院时间较少,其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差异经计算显示(P< 0.05)。 结论: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抢救效果 不良事件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其做分组处理,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收录在常规组,将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收录在研究组,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应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冠心病 不良事件发生率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和进行横断面研究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22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应用精细化管理办法,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为质量测定提供标准,通过横断面研究,对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定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  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法和进行横断面研究,我院2023年护理不良事件低于2022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对比我院2023年四个季度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逐渐下降。结论  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精细化管理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科疾病患者住院护理需求,评价优质护理流程对精神科患者护理质量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以优化精神科护理工作,提高精神科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精神科住院治疗的 110 例患者,予以精神科患者疾病对症用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护理,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 例。对照组精神科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精神科患者配合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情绪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组间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安全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组间压疮、跌倒、出走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以及 SAS、SDS 情绪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基于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压疮、跌倒、出走等护理不良事件多发。优化护理流程可以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护理效果 显著。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精神科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情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降低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共78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11月到2021年1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数量分别为39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走者应用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进行对比,观察组交接班错误、卫生质量不合格、术前准备不当、护患沟通不良和低氧血症数量分别为1例、0例、1例、1例、0例,占比分别为2.56%、0.00%、2.56%、2.56%、0.00%,不良事件发生为7.69%;对照组交接班错误、卫生质量不合格、术前准备不当、护患沟通不良和低氧血症数量分别为2例、3例、2例、1例、3例,占比分别为5.13%、7.69%、5.13%、2.56%、7.69%,不良事件发生为28.2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明显更低,P

  • 标签: 追踪管理法 护理模式 消化内镜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质量管理在药剂科西药管理中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在2018.09—2019.09在药剂西药管理中采取普通管理模式,在2019.09—2020.09年间在药剂西药管理中采取安全质量管理。对比两年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结果:对比两年间药剂科西药管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结果表明,实施安全质量管理比起普通管理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剂科西药管理中,通过安全质量管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清单式管理在降低内科住院患者口服药不良事件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减少口服药不良事件发生,对我院2019年1-6月份使用口服药治疗的1265例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的18例口服药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汇总口服药不良事件的责任主体和发生原因。对2019年7-12月份使用口服药治疗的1322例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清单式管理措施。对使用清单式管理后口服药不良事件发生与1-6月份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019年7-12月份使用口服药治疗的1322例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口服药不良事件6例,发生为0.45%;2019年1-6月份使用口服药治疗的1265例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口服药不良事件18例,发生为1.42%。两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清单式管理 内科住院患者 口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信息化管理在提高中药房中药调剂工作效率中的作用。为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出精细化管理方案。方法:选择2022年12月份单月中药房200份调剂处方数据,根据管理方法,将其均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施常规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临床上对两者中药房结果展开了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在药物调配中的优良出现错误情况。结果:实验组中药调剂优良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中药房 中药调剂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中风康复护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风康复期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体现统计价值(P

  • 标签:  中风 康复期 护理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及不良事件发生。方法:随机调查本院2022.05——2023.05期间在血液透析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共计58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常规组(29例)、实验组(29例);同期同组各安排10名护理人员工作。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影响,建议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安全管理 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冠脉介入治疗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实施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本院的老年冠脉介入诊疗患者(纳入时间2021年1月-2023年1月)研究,总例数为60例,采取1:1比例分组,对照组辅以一般护理,观察组辅以预见性护理,比较效果。结果:①遵医行为:观察组较对照组,按医嘱用药、保持情绪平稳等遵医行为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②不良事件:观察组较对照组,反射性低血压发生更低(P<0.05)。结论:老年冠脉介入治疗中预见性护理可增强患者遵医行为,防范反射性血压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 冠脉介入 预见性护理 反射性低血压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根因分析法及强化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24年1月~2024年6月期间,在职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根因分析法及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实施该护理模式前、后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我院儿科实施根因分析法及强化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儿科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强化护理管理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作者: 赵丽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8-07
  • 机构:青海省妇幼保健院 810018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前瞻性护理管理对临床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部诊治的280例患儿,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和前瞻性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护理纠纷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我院儿科予以前瞻性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进而提升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管理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纠纷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施以输液加温仪+手术室护理对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宫腔镜手术患者入选于2023年1月—2024年5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入选者分组,手术室护理用于对照组(35例),基于此,实验组(35例)施以手术室护理+输液加温仪,比对组间不良事件发生、体温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2.86%)相比对照组(17.14%)要低(P<0.05)。实验组麻醉后30min(36.82±0.28)℃、麻醉后60min(36.54±0.31)℃、术毕体温(36.48±0.26)℃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在宫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引入输液加温仪的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术中体温稳定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宫腔镜手术 输液加温仪 不良事件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0年8月-2022年8月纳入5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MI患者的护理中,给予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对疾病的看法,提高认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塞 健康教育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0年8月-2022年8月纳入5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MI患者的护理中,给予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对疾病的看法,提高认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塞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对策改善护理质量。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ICU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其类型,分析其各自发生的可能原因和潜在风险,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给予相应对策以改善护理质量。结果近一年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下降,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回顾性统计分析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潜在风险并给予相应对策确实能降低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这种总结、持续改进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不良事件 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