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三峡大坝左岸工地,由中国水利电力第八工程局安装调试的2号机组和3号机组先后成功并网发电。在工地上,记者与中国水电八局的副总经理佘其年有一段对话。记者:参与建设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你们靠什么赢得了这次机会?佘其年:如果把1952年看成我们的起点,那么我们50年来承建或参与建设的190余项水利水电工程,无疑是我们进军三峡的最具权威的通行证。这种由历史铸就的辉煌,不是短时间内单纯靠技术或资金可以达到的。这是我们得以战胜强手而成功夺标的前提。记者:全局13000名员工,加上10000多名离退休人员,光是工资和福利的支出就不是个小数字。在你们创造辉煌的时候,是不是同时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佘其年:有些历史包袱我们一下子也解决不了,需要时间。我们不能停顿,只能不停地创新,超越自己。我们搞工程的,三峡完工了,下一个目标是哪里?不能等米下锅。竞争这样激烈,如果我们不去适应市场,拿不出新点子,就会被淘汰出局。市场竞争不会因为你是国有企业而一路绿灯。这一段对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即使像水电八局这支扬名全国的三峡“水电湘军”,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仍然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简介:有人说,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企业,幸福得不知道世界经济的风浪有多大,曾经不需要遭受任何经营管理上的风险,国有企业在中国加入WTO的初期,更会受到政府部门特别的关照,抓紧享受融资优先,改制优先,可以债转股等政策,国有企业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各省,市的国有企业布局雷同,在省这一层次,基本上每省都有电视机厂,汽车厂,炼油厂,每市都有烟厂,钢铁厂,每县有制酒厂,化肥厂,纺织厂,工厂以机械厂为例,铸造,机械加工,电镀,热处理车间样样俱全,这一特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弊端显现并不严重,当经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时,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后,不属同一行政区域的同类国有企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弊端显现出来了,国有企业伤痕累累,利润,税收少了,亏损增加了,国有企业雷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比外国的竞争对手更可怕,这是各级政府最伤脑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