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侧支循环对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60例并成功开通靶血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Rentrop方法评价侧支循环情况,有侧支循环组16例,无侧支循环组4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4h、7d抽取静脉血行NT-proBNP检查,术后7d、30d应用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情况.结果STEMI患者急诊PCI后有侧支循环组24h和7d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组[988.0(628.2~1658.0)pg/ml比3023.0(1947.5~4935.5)pg/ml,832.0(501.7~1062.0)pg/ml比2219.0(1149.0~3445.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Killip分级≥2级的比例为6.2%比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结果比较,PCI术后7d有侧支循环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无侧支循环组[(53.4±7.1)%比(47.1±8.4)%,P<0.05];术后30d门诊随访心脏彩超结果有侧支循环组LVEF依然高于无侧支循环组[(56.3±6.9)%比(49.5±8.9)%,P<0.05].结论早期开放的侧支循环可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NT-ProBNP水平并且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脂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ACEI制剂、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β阻滞剂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20mg螺内酯,对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和LVEDD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BNP水平和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螺内脂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及有效促进左室重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钠尿肽(BN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1月进行血液检查的AMI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4例作为UA组,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UA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高于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NP与hs-CRP水平对于诊断AMI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考虑用于AMI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叶酸、维生素B6和甲钴胺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探讨更安全有效的预防H型高血压并发症的方案。方法将252名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4例,分别应用叶酸、维生素B6和甲钴胺治疗6个月,比较3组间同型半胱氨酸降低的差异。结果有效性方面,叶酸组和甲钴胺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86.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6组有效率为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叶酸组、甲钴胺组、维生素B6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6.75%和16.2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有效性、安全性和社会经济性综合分析,叶酸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效果优于维生素B6和甲钴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分析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3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并将其血液标本分成两份分装在A、B两支真空采血管中。A组真空采血管加入肝素钠抗凝血浆,B组真空采血管不加任何抗凝剂。之后检验两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生化检验结果表明,两组血液标本的钾、钠离子以及葡萄糖浓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钙、氯、镁离子以及肌酐、血尿素氮的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肝素钠抗凝血浆能够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缩短标本分离时间以及减少血液互溶,可以在生化检验中推广应用;但是由于部分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与未加入肝素钠抗凝血浆时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所以检验人员在检验时要明确区分血液标本的检验类型,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奥曲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5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曲肽单独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曲肽联合七叶皂苷钠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大小结果。结果治疗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配合度以及治疗满意度指标大小分别是(1.98±0.22)天、(96.28±1.44)分以及(95.63±1.51)分,和对照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配合度以及治疗满意度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充分发挥药物功效,促进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护理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以来本院应用重组人脑钠利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29例,观察治疗前后生命征、24h尿量、下肢水肿及呼吸困难改善程度及血中B型脑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方法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3.0TMRI确定是否存在CMB,并分为CMB组27例,非CMB组95例。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ADMA水平。结果CMB组较非CMB组年龄偏大[(62.25±8.01)岁vs(57.68±11.15)岁,P=0.020)],高血压比例高[(77.8%vs44.2%,P=0.002)],血浆ADMA升高[(1.6(1.2,2.0)μmol/Lvs1.3(1.1,1.5)μmol/L,P=0.00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81(70,94)ml/(min·1.73m2)vs99(82,112)ml/(min·1.73m2),P=0.000]降低。血浆高ADMA水平是CMB存在及部位(深部/幕下型)独立危险因素(OR=3.564,95%CI:1.038~12.235,P=0.043;OR=8.657,95%CI:1.896~39.517,P=0.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ADMA水平与CMB的存在及CMB发生位置密切相关。
简介:目的探析AMI后急性左心室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AMI后急性左心室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30min后,观察组17例症状缓解,而对照组10例症状缓解,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收缩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AMI后急性左心室衰竭,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n=12)以rhBNP1.5μg/kg静脉注射后,再以0.0075μg/kg连续滴注;对照组(基础治疗,n=12)。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rhBNP组安全性评估采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并对过程中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治疗48h后rhBNP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rhBNP组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在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全身临床状况,超声提示心脏收缩功能改善,其安全性与基础治疗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