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风湿免疫实习与雨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成果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2月实习期的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雨课堂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学生。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雨课堂组在常规教学的同时完成包括前期准备、临床实践、延展学习三环节;对比两组的理论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雨课堂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均明显较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高(P<0.05);雨课堂组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高(P<0.05)。结论:课程思政视域下风湿免疫实习与雨课堂深度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其理论知识,锻炼其人文关怀,提升医学生综合素养,从而有效改善教学满意度。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热门话题。BIM技术通过数字化、三维化的建模方式,将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的信息集成起来,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目标。在建筑工程中,造价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数据重复录入、沟通不畅等,导致了成本控制和项目管理的困难。而BIM技术的引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因此,研究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与效益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地区2019—2021年诺如病毒暴发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诺如病毒暴发信息及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样本通过RT-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中3株GII.2[P16]进行基因组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报告诺如病毒暴发246起,主要发生在幼儿园(132,53.66%)和小学(52,21.14%)。每起暴发发病数范围为3~130,中位数为8。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暴发的流行高峰。211起暴发分型成功,GI和GII分别检出7种和11种基因型,78起(36.97%)诺如病毒暴发由GII.2[P16]引起。对GII.2[P16]基因组分析表明,深圳2020年暴发株仍属于GII.2[P16](2016-2017)亚群,在非结构蛋白P22(L777S)和3C蛋白酶(A1047V和P1074T)上出现氨基酸变异。结论GII.2[P16]是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引起深圳市诺如病毒暴发的流行株,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幼儿园,持续监测和基因组分析有助于发现流行株的变异和新毒株的出现。
简介:【摘要】面对多样化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要求教师去根据自己说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去合理的开发课程知识,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以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对于教材文化的把握。面对多种方式的教学,不同的教师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会进行有利于学科课程开发和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选择。面对开放性较强的文科性学科,任课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活动方式选择,面对严谨性较强的理科性学科,教师需要采取更加具有应用性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推动学生对于理科相关技能的充分理解。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教学,更加需要教师去采取正确的廖雪芳式,对于这一阶段的化学课任课教师来说,采取项目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现象的理解。
简介: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大大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同时提升了教学效率。但如何更好的应用这项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目前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纤维瘤(DF)的组织病理与临床特征,探讨两者的相互联系。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150例DF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150例患者中,男65例,女85例,年龄(42 ± 13.8)岁,病程3个月至> 30年,部分有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为瘙痒,有自发痛、轻压痛,18例皮损有外伤、虫咬或感染病史。皮损主要位于四肢(107例,71.3%),以单发皮损为主(105例,70%)。病理检查前拟诊为"DF"102例,"表皮样囊肿"16例,"色痣"13例,"瘢痕疙瘩"3例,"皮肤肿物"12例,"恶性黑素瘤"1例,"黄色肉芽肿"1例,"结节性痒疹"1例,"神经纤维瘤"1例。在这些患者的169张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66张(39.1%)为细胞性,36张(21.3%)硬化性,25张(14.8%)表现为动脉瘤样型DF,22张(13.0%)上皮样型。12张切片内可见两种或两种以上亚型并存的现象。还可见少数新的变异型,如DF伴汗腺导管增生(1例)、深在型DF(3例)、上皮样细胞与增生胶原相间的DF(1例)等。动脉瘤样型DF病程长短不一,7个月至> 30年,多表现为发生于下肢的皮肤肿物样损害。细胞性DF病程相对较短,常发现数月后就诊,好发于四肢,常伴痒痛。硬化性或萎缩性DF病程长,为数年或数十年,好发于上肢,多无伴随症状。上皮样型DF病程长短不一,临床表现多样,多发于下肢,无伴随症状。结论DF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均具有多样性,不同的DF皮损可有相似的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不典型的病理表现可干扰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