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手术麻醉对学龄前儿童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内随机选择200例,依据患儿既往是否接受过麻醉对其进行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患儿100例。由专业人员对患儿进行发育筛查,观察结果。结果:实验组DDST个人-社会能区、精细运动-适应性能区、言语能区、大运动能区内正常人数分别为99、98、99、97,异常人数为1、2、1、3,异常率为1%、2%、1%、3%。对照组DDST个人-社会能区、精细运动-适应性能区、言语能区、大运动能区内正常人数分别为93、90、92、91,异常人数为7、10、8、9,异常率为7%、10%、8%、9%。对比X2为4.6875、5.6738、5.7010、3.1915,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手术麻醉,会对儿童的发育产生部分影响,故需严格控制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降低对儿童的影响。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学龄前儿童肥胖预防中的有效性。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现状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家庭饮食习惯不当、缺乏运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如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家庭教育和心理支持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改善其整体健康状况。本文的研究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学龄前ADHD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只给予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行为干预,12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6例,有效3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0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3.3%。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03,P〈0.05)。结论医生、家长、学校教师等应给予ADHD患儿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针对患儿的表现及其心理问题给予其合理的行为干预及心理调试,以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联性,为促进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早期家庭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版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及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PU-P)对4所幼儿园2553名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调查,分析家庭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联性。结果: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异常检出率最高,为21.6%;其次为多动、困难总分、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6.9%,10.8%,10.1%,9.9%和7.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拒绝和控制/过度保护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分层分析显示,母亲的拒绝和控制/过度保护以及父亲拒绝均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父母的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但是父亲控制/过度保护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无关(P>0.05);其他监护人仅表现为拒绝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异常的风险、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困难总分异常的风险(P值均<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发生风险,且母亲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关联性更强。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状况,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抽取3~5岁的1 370名幼儿园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结果49.2%(674/1 370)的儿童每天刷牙,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者仅占14.8%(203/1 370),刷牙频率(≥1次/d)在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88,P<0.01)。98.7%(741/751)的儿童刷牙时使用牙膏,其中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占6.9%(51/741),牙膏的使用情况在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4/751)的儿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开始刷牙,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在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4.217,P<0.01)。65.2%(490/751)的家长从不帮助孩子刷牙,农村家长达到了72.8%(227/312),家长帮助孩子刷牙频率在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6.192,P<0.01)。结论陕西省学龄前儿童刷牙状况低于全国水平,且农村地区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在今后的宣教中还要继续加强刷牙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儿童及家长的宣传力度。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及其对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将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市内的3-6岁学龄前儿童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与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了解其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结果:问卷分数与父母养育观念有关(P0.05)。儿童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因素,尤其是情绪行为问题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
简介:摘要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可塑性很大,经过合理的教育和保育,孩子会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小养成生活的规律化,可以在人脑的兴奋和抑制活动中建立起具有一定节奏的动力定型。我们在培养中要持之以恒地不断强化,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管理的80例学龄前儿童,随机分组后,对照组(n=40)实施常规疾病干预,观察组(n=40)联合口腔保健教育,比较两组学龄前儿童的干预前后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干预后的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做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其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以及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学龄前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智力与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掌握孩子思维发展规律,尽早对孩子进行数学思维和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