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脊柱血管瘤(VH)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脊柱MRI检查的全部2424例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常规进行标准冠状面、矢状面T1WI和T2WI序列扫描,统计分析脊柱血管瘤的发生率。结果2400例(24例因运动伪影排除)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32(43%)名,女性患者1368(57%)名,年龄15~76(中位年龄43)岁。有624例(26%)患者发现有VH,其中女性患者为443例(18.45%),男性患者为(7.55%)。VH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VH患者中70岁以上者占46.95%(293例);单发病例中,腰椎为最常见的脊柱节段(193例,30.93%),胸椎为149例(23.88%),颈椎为31例(4.97%),其余251例为多发病例(40.22%);多发病例中,累及椎体数为2~8个。结论脊柱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脊柱病变,VH的发生率在女性群体中较高,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好发部位顺序依次为腰椎、胸椎、颈椎。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玛刀治疗中心收治的62例脑转移瘤伴难治性瘤周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中,32例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瘤周水肿(治疗组),30例给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水肿程度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M(P25,P75):80(80,90)]较治疗前[M(P25,P75):60(50,7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水肿指数低、水肿体积小、水肿程度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肿瘤体积小、KPS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中,出现顽固性高血压1例,鼻出血3例,牙龈出血2例,皮疹伴皮肤瘙痒1例;未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推断,贝伐珠单抗可缩小脑转移瘤瘤周水肿的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转移瘤的CT诊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颅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螺旋CT扫描,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螺旋距为6.5mm,小病灶者采用非螺旋超薄加扫,层厚2mm,18~20层每扫描系列。结果本组研究中,54例转移瘤中,病灶分布部,左侧大脑半球21例,右半球24例,两侧大脑半球9例;肺癌脑转移以额、顶叶近皮质较多,乳腺癌以小脑半球为多见;肿瘤大小51mm×85mm~3.1mm×2.6mm,平均大小(24mm×35mm)。结节状肿瘤伴水肿34例,CT表现为小结节灶伴周围水肿,表现为大片不规则状;环状强化伴水肿14例,CT表现为肿瘤环呈外厚里薄状,厚薄相关不一;混合型8例,CT表现为肿瘤呈结节、环节、周围水肿并存,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经增强扫可见结节与环状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伴增强扫描是诊断颅脑转移瘤的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诊断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胶质瘤、脑脓肿等症状相区别。
简介:摘要颅脑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脑转移往往提示患者生活质量差、生存期短。传统手术和放疗对于治疗人群有选择性,常规化疗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进入颅脑,靶向药物则需要筛选基因突变人群,因此均具有局限性,且治疗效果也欠佳。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转移中初见成效,与其他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也在不断探索中。笔者对近年脑转移患者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及治疗进展进行回顾,就免疫治疗及其联合其他治疗在脑转移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总结。
简介:摘要报道1例椎管内室管膜瘤转移至心脏的病例。患者男,65岁。入院后发现右心房占位性病变,以“黏液瘤”行肿块切除。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排列呈片状,可见室管膜腔隙,肿瘤细胞立方形或多角形,细胞核卵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患者3年后再次入院,CT发现全身多处静脉内瘤栓及骨质多发转移。行髂骨穿刺活检见大量血管周围假菊形团。两次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核旁点状阳性,N-MYC基因未见扩增。患者第二次入院穿刺确诊后行化疗1个周期,出院后4个月死亡。
简介:摘要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为罕见的胰腺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为大量水样泻、严重低钾血症、无胃酸或低胃酸。该患者为胰腺VIPoma伴全身多发转移,经外科手术切除、靶向药物等治疗后仍出现顽固性、周期性大量水样泻。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诊治后,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使用短效和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联同肝动脉栓塞术肝内减瘤控制功能性肿瘤激素分泌、抑制肿瘤生长的综合治疗后,患者显著获益,现报告其多学科诊治经过以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最常发生部位为胃、小肠、结直肠及食管,其转移瘤多见于肝脏、腹膜。检索到国内外报道胃肠道间质瘤转移至心脏的临床案例仅有4例,临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胃肠道间质瘤心脏转移病例。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2021年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伽玛刀治疗中心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124例,有效成功随访101例。随访时间1~47个月,其中男63例,女38例;年龄31~87岁,平均年龄59岁;病灶数量1~7个,平均1.7个,总共176个;病灶直径0.5~3.5 cm,平均1.9 cm;卡氏评分40~100分,平均70分;行1次伽玛刀治疗81例,行2次伽玛刀治疗15例,行3次伽玛刀治疗5例;周边剂量16~20 Gy,中心剂量32~40 Gy。从性别、年龄、卡氏评分、转移瘤数量、肿瘤直径、治疗周边剂量、生存率和生存时间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生存时间1~47个月,平均生存期15.7个月,中位生存期12个月;病灶缩小82例,完全消失12例,维持不变5例,肿瘤局部控制率98%;病灶增大2例,占2%,改为开颅手术治疗;新发病灶18例,均进行了第2次和第3次伽玛刀治疗;原有肢体偏瘫症状均出现明显改善或消失;无明显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结论脑转移瘤患者适宜伽玛刀治疗,术前卡氏评分和治疗的周边剂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卡氏评分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合适的周边剂量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1位死因。随着病情进展,很多患者除了原发恶性肿瘤外,多数会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瘤出现,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体部伽马刀治疗是一种精确的立体定向放疗方法,能够给予肿瘤较高剂量,并较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大量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体部伽马刀治疗肺转移瘤、肝转移瘤和肾上腺转移瘤可获得较高的局控率。本文就体部伽马刀治疗各类转移瘤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X线和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到2010年8月73例门诊患者,经CT、X线检查确诊为骨转移瘤。结果椎体转移瘤转移部位主要在骶椎,颈椎,胸椎,腰椎处。还有病理性骨折,软组织改变,骨质破坏。x线检查后显示特点基本上可分为四个类型囊状型,混合型,成骨型,溶骨型四类。结论诊断骨转移瘤x线平片和CT是最方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