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脑转移瘤 CT与磁共振诊断展开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66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 CT和磁共振检查,并对患者的 CT和磁共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有 65例患者作出准确诊断, 1例患者未见明显肿瘤影像,后在外院蛛网膜下腔发现小病灶确诊。 CT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 83.3%,磁共振阳性检出率 97.0%,磁共振较 CT有更高的检出率 (χ2=4.95, P<0.05);经诊断,无水肿 21例 (31.8%),轻度水肿 15例 (22.7%),中度水肿 19例 (28.8%),重度水肿 11例 (16.7%)。当病灶直径 >1.0cm时,瘤周水肿比较明显。结论 在脑转移瘤诊断方面,磁共振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误诊和漏诊率,诊断效果理想,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积极作用。
简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是一种高度精确的局部治疗。目前SRS已成为脑转移瘤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将近年来在脑转移瘤的SRS领域一些重点如转移瘤数量的选择,放疗计划实施模式,挽救性SRS的使用,术后术腔的处理模式,联合靶向治疗及治疗相关副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我们对孤立脑转移瘤的鉴别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和或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孤立脑转移瘤患者。30均作了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MRI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中其中24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低场磁共振对孤立脑转移瘤的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转移瘤放射和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骨转移瘤患者各44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运用CT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运用X线进行诊断。比较两组骨转移瘤患者的检出率。结果两组骨转移瘤患者经过诊断发现,实验组患者骨转移瘤的检出率为97.7%(43/44);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54.5%(24/44)。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骨转移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骨转移瘤患者的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诊断方式能够有效的对骨转移瘤患者进行诊断,并且较X线的诊断更佳,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对其MRI片的征象进行分析与记录。结果50例患者共累及脊椎148个,包括累积附件5个、累及椎体19个、累积附件与椎体124个。依据椎体形态和椎体病变特点,对受累的143个椎体进行分型。其中,I型23个、II型37个、III型47个、IV型36个,全部或大部椎体信号异常伴压缩骨折。累及附件的129个脊椎中,107个有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及椎体相邻部分同时受累,101个病变椎弓根及附件其他部分外形增大。结论脊椎转移瘤可使得多脊椎遭到累及,MRI诊断法能对累及情况作出有效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发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资料,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平扫及增强信号、瘤周水肿等特点。结果16例肿瘤位于幕上皮髓交界区,4例位于幕下小脑半球;肿瘤直径2~8 cm(中位值4.5 cm);16例肿瘤为类圆形,4例呈分叶状;16例肿瘤呈囊实性、增强扫描多呈"花环样"强化,4例呈实性、增强扫描均匀强化;12例边缘模糊,8例边缘清晰;5例肿瘤表现为Ⅰ度水肿,12例肿瘤为Ⅱ度水肿,3例肿瘤表现为Ⅲ度水肿。结论颅内单发脑转移瘤有一定的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转移瘤安排X线放射诊断、CT诊断两种不同诊断技术的效果,以此为疾病诊断确定最佳诊断方案。方法: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骨转移瘤的患者抽取58例,分别安排X线诊断、CT诊断,设为X线组、CT组,对两组诊断后疾病检出率和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T组检出率高于X线组,P<0.05;对骨转移瘤中癌症类型占比分析,占比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鼻咽癌、肝癌;骨转移位置主要在脊柱、头颅、四肢、盆骨、肋骨等处。结论:骨转移瘤临床通过X线诊断、CT诊断等技术均可以对骨转移确诊,明确转移位置和转移肿瘤疾病类型,其中CT诊断的检出率更高,适用于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