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1995年至2012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综合定量分析最终纳入的文献。结果染色体异常(合并OR为2.84,95%CI为1.95~4.15),自身免疫性因素(合并OR为2.58,95%CI为1.90~3.50),感染因素(合并OR为2.97,95%CI为2.28~3.89),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水平的异常(合并OR为3.69,95%CI为2.52~5.36),基因与各种因子因素(合并OR为3.40,95%CI为2.56~4.53),环境因素(合并OR为1.90,95%CI为1.55~2.34),母体因素(合并OR为2.23,95%CI为1.90~2.61),情志因素(合并OR为2.23,95%CI为1.16~4.28)。结论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性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水平的异常、基因与各种因子因素、环境因素、母体因素、情志因素是稽留流产相关致病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内6种外科手术治疗腋臭的效果,为腋臭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济南章丘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将关于中国腋臭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纳入Meta分析。结果纳入47项研究6 543例腋臭患者。经过分析显示,6种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形成的15项两两对比中4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统计学意义效果对比中,以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效果较显著。根据优选概率排名曲线,手术方式治疗腋臭患者效果: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皮下搔刮+皮下修剪术>皮下修剪术>梭形皮肤切除术>皮下搔刮术>肿胀抽吸术。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腋臭患者,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效果最好,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治疗痛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使用计算机技术在各种数据库中收集中药治疗痛风临床疗效的相关资料,其数据库包括知网、万方、中文科技期刊、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5年6月。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后采用统计分析。结果最终选定28个随机对照实验,共1460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治疗方法比较,中药治疗痛风的有效率更高,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痛风疾病中采用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更好的预防宫颈癌提供循证依据,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系列数据库、EBSCO、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01日,检索词包括“宫颈癌”、“宫颈恶性肿瘤”、“危险因素”及其自由词的病例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N0S文献质量评价表的评价标准对所提取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RevMan5.3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生活水平和习惯月经史及婚育史(妊娠次数增加)、家族既往病史,HPV,吸烟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合并OR 值(95%CI)分别为13.07、4.64、79.86、275.29、0.55、0.82。结论:年龄,生活水平和习惯月经史及婚育史(妊娠次数增加)、家族既往病史,HPV,吸烟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研究甲状腺术后引流的利弊。方法 以《Cochrance系统评价员手册》为检索策略准则,于《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以“Thyroid、Drai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为检索词检索其主题词及自由词,以主题词及自由词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5月发表的文献。结果指标:血肿、皮下积液、感染、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永久性神经损伤、出血再手术、需要肌肉镇痛、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当天疼痛评分、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6篇,共有239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干预一(引流)与干预二(非引流)相比,甲状腺术后发生血肿概率更高:合并RR=1.91,95%CI(1.02,3.59);皮下水肿概率无差异:合并RR=0.90,95%CI(0.51,1.60);感染概率更高:合并RR=2.95,95%CI(1.46,5.95);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概率无差异:合并RR=1.33,95%CI(0.44,4.04);永久性神经损伤概率无差异:合并RR=1.40,95%CI(0.28,7.02);术后出血再手术概率无差异:合并RR=2.53,95%CI(0.86,7.47);需要肌肉镇痛概率更高:合并RR=1.42,95%CI(1.06,1.91);住院时间更长:合并MD=0.76,95%CI(0.45,1.08);术后住院时间更长:合并MD=1.37,95%CI(0.80,1.94);术后当天疼痛评分更高:合并MD=1.67,95%CI(0.77,2.58);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更高:合并MD=1.42,95%CI(0.88,1.97)。结论 引流组和非引流组在皮下水肿、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出血再手术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与非引流组相比,引流组的患者发生血肿及感染的概率更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长;患者术后当天疼痛感和术后第一天疼痛感更强且发生需要肌肉镇痛概率更高。
简介: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与脑卒中之间的病因学联系。方法电子检索CBM数据库(1978—2016年)、维普、CNKI、Medline(OVID,1950—2016年)和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84—2016年)、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CENTRAL,2016年第9期)等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并手检中文口腔期刊,收集有关慢性牙周炎与脑卒中相关性的文献。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牙周炎患病率、临床附着丧失量、菌斑指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并用Revman5.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2篇中文、10篇英文),纳入研究对象2835例,其中脑卒中患者13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牙周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89,95%CI=(2.00,4.17),P〈0.001],脑卒中患者的牙周炎较对照组更为严重[OR=1.25,95%CI=(0.50,2.00),P=0.001]且其口腔卫生更差[OR=0.32,95%CI=(0.11,0.54),P=0.004],脑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OR=5.38,95%CI=(4.78,5.97),P〈0.001]。结论慢性牙周炎与脑卒中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二次文献分析法系统评价圆锥角膜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起至2021年5月发表的与圆锥角膜发生和进展有关的高质量分析性研究设计文献,提取有效数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检索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分类指标的合并效应量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以Q检验和I2检验评价文献中各结局指标的异质性,异质性分析P>0.1或I2≤50%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I2>50%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谨慎解释研究结果。采用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文献中评估指标的异质性来源。采用Egger检验、Harbord检验、Peters检验及漏斗图综合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括病例对照研究18篇和队列研究3篇,研究资料来自10个国家,纳入圆锥角膜病例共30 124例,对照者59 012例,NOS评分均≥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OR:8.68,95% CI:6.30~11.97)、揉眼(OR:4.62,95% CI:3.75~5.70)、变态反应(OR:2.34,95% CI:1.73~3.1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R:1.53,95% CI:1.12~2.10)和唐氏综合征(OR:7.09,95% CI:4.19~11.99)是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糖尿病(OR:0.63,95% CI:0.50~0.79)为圆锥角膜的保护因素,二尖瓣脱垂非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变态反应的异质性部分来源于具体疾病分类,糖尿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异质性全部由病例来源产生;敏感性分析显示,改变分析模型后结果稳健。所纳入的文献间均无发表偏倚。结论家族史、揉眼、变态反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为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为圆锥角膜的保护因素。
简介:背景:肠道菌群失调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益生菌制剂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目的:评价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SpringerLink、WileyOnlineLibrary、MEDLINE、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以及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选取关于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分别采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进行评估。结果:共27项RCTs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ALT(WMD=15.08,95%CI:6.67-23.49,P=0.0004)、AST(wMD=5.24,95%CI:0.75-9.73,P:0.02)水平和血氨(sMD=0.35,95%CI:0.16-0.54,P=0.0003)、内毒素(SMD=0.75,95%CI:0.55~0.96,P〈0.00001)含量,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WMD=0.97,95%CI:0.47~1.48,P=0.0001),缩短数字连接试验(NCT)反应时间(WMD=24.03,95%CI:4.06~44.00,P=0.02),降低肝性脑病(HE)(RR=0.48,95%CI:0.26~0.89,P=0.02)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RR=0.53,95%CI:0.38~0.74,P=0.0002)发生率。对肝硬化合并HE的亚组分析显示,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HE患者的血氨和内毒素含量。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降低HE和SBP的发生风险,对肝硬化合并HE有明显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