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85年《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第5版)出版之前,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效标(criterion)”,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用“效标”对测验的效度进行证明(verify)、对测验分数做出有效(valid)解释的过程。1985年以后,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证据(evidence)”,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通过积累证据对测验的效度进行支持(suppo~)、对测验分数做出合理(reasonable)解释的过程。关于效度的这种理解,突出体现在1999年出版的《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第6版)中。美国教育协会和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学会共同组织编写的《教育测量》在业内被称为“教育测量领域的《圣经》”。2006年《教育测量》(第4版)出版以后,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演变为“理由(warrant)”,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通过构造“理由系统”和“理由网络”对效度进行“论证(argument)”、对测验分数做出可接受的(plausible)解释的过程。本文结合笔者的考试实践,介绍了效度概念的新发展。
简介:从最新的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培养要求,到2017年2月正式对外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总体能力目标中提出的思维发展要求可以见看到国内教育界已认识到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但具体思维培养方法的研究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研究采用实证、量化与有声思维法,以Lakoff与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设计测试试题,研究概念隐喻识别能力同思维发展的关系.发现隐喻识别能力存在校际和年级差异,概念隐喻识别过程中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概念隐喻加工中概念匹配的参与并不-定预示着人们的思想是隐喻性建构的,概念隐喻理论仍然具有-些争议性;结构隐喻识别正确率高于实体隐喻,英汉思维差异在概念隐喻习得过程中存在不-致性;MIP过程中语义联想、类比、推理是隐喻识别中学生最常用的思维策略,且隐喻识别过程对思维能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并依据上述发现提出了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